吕碧城
望江南八首 其二 瀛州好,应悔问迷津。 蟾影盈亏知汉历,桃源清浅误秦人。 去住两含颦。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瀛州好,应悔问迷津。" 瀛州,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仙山之一。这里的“瀛州”并非指现实中的海州,而是泛指那些难以寻求、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之地。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瀛州的向往与赞美。同时,“应悔问迷津”意味着在追求这种美好时,人们可能会因为过于迷恋而感到后悔或困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荷圣朝殊宠,久历清华 (受到皇帝的特别宠爱,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 - 关键词解释: - 荷:接受。 - 圣朝:指皇上或帝王的时代。 - 殊宠:特别的恩宠。 - 清华:清华大学的简称。 - 译文: 在皇帝时代,你受到了特别的宠爱,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 2. 公为东亚伟人,黄发炳忠诚 (您是东亚地区的杰出人物,头发斑白却忠诚) - 关键词解释: - 公:您。 - 为:成为。
【译文】 在瀛州的景色很好,穿着新翻制的衣履。 橡木鞋子没有声音却能避雨,鲛丝衫随风飞动像烟。 春寒时怀念吴地的棉衣。 【注释】 瀛:古代对大海的美称。 好:指美好。 样新翻:样,同“佯”,装假;翻,反穿。这里指重新穿上了新衣服。 橡屧(chēn xiá):鞋。 无声行避雨:无,通“勿”,不要。 鲛(jiāo)衫飞影步生烟:鲛绡,即薄纱,泛指丝绸。 鲛衫,以鲛鱼之皮制衣,故称。生云烟
【注释】 旧苑:指汴京的旧地,宋徽宗曾在这里建有离宫。 尚断碣:指残碑断碣。 蝌文:蝌蚪形状的文字。这里比喻碑文中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 石湖外:指石湖之外。 碧烟如抹:形容湖上水天相接,烟雾迷蒙的景象。 湘云怨:湘江上的云彩在风中飘拂,好像在怨恨。 葭花犹梦西溪雪:形容西溪的雪花仍在梦中飘散。 红罗:红色的罗衣,古代女子的一种服装。 金缕:金色的丝线,古代女子的一种饰物。 人天事,凭谁说
这首诗的原文是: 望瀛州好,春意闹湖边。小白长红花作市,肥环瘦燕水为奁。三月丽人天。 注释与赏析如下: - 瀛州好:瀛洲,通常指美丽的岛屿或理想之地。这里可能是指春天里美好的景色或者某个美丽的地方。 - 春意闹湖边:春天的气息在湖边热闹非凡,生机勃勃。 - 小白长红花作市:小白指的是白色的花朵,长花则指的是盛开的花,它们在湖边形成了一个集市般的场景。 - 肥环瘦燕水为奁
【注释】 瀛州:指唐朝。好:指太平盛世。贺太平时:祝贺国家安定太平。重:多次。贺:祝词。太平,指国家的安定和统一。时:此代指唐玄宗开元年间。 彩帜:五彩的旗帜。嫠(liú)帷:寡妇家所挂的帷幕。缁衣:黑色的丧服。
【注释】: 瀛州:指京城。小谪住楼台:指贬谪到京城居住,在楼台上居住。 身似落花常近水:比喻自身处境艰难,如同飘零的落花。 月临繁电不生辉:比喻身处险恶环境,如同夜空中的繁星。 顽艳有馀哀:形容自己虽然外表艳丽,但内心却充满忧伤。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首句“瀛州好”,表明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喜爱;次句“小谪住楼台”,则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心境
望江南八首其七 瀛州好,笔砚久抛荒。不见霜毫鸲眼璨,惟调翠沈蟹行长。绕指有柔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瀛州的深厚感情及其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诗人通过对笔砚的描述,表达了对其久已遗忘的情感,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珍视和追求。诗中的“不见霜毫鸲眼璨”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书法之美的欣赏和赞美,而“惟调翠沈蟹行长”则进一步强调了书法线条的流畅和美感。最后一句“绕指有柔钢”,既表达了书法的柔美特点
注释:瀛州好,指的是瀛州这个地方。辟谷饵仙方,指的是通过辟谷和服用仙丹来延年益寿的方法。净白凝香调犊酪,指的是将牛乳过滤后得到纯净的白色,再加入香料进行调和,最后制成美味可口的乳制品。嫩黄和露剥蕉穰,指的是用新鲜的黄蕉叶包裹着嫩黄色的香蕉片,放在露天的阳光下晾干,然后再切成薄片食用。薄膳称柔肠,意指这种食物清淡可口,可以滋养肠胃。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瀛州这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强调了辟谷
这首诗的译文是:残雪皑皑,朝阳红艳。寒山的颜色和旧时一样。不知何处有飞蓬?天地转旋千万劫,人间却只有这一次相逢。那时何似莫匆匆。 注释解释: 1. 残雪皑皑,朝阳红艳:描述早晨的景象,残雪被染红了,阳光明媚。 2. 寒山的颜色和旧时一样:比喻时间的流逝,景物的变化,但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颜色。 3. 不知何处有飞蓬:指不知道飘散的飞蓬(即蒲公英)在何处。 4. 地转天旋千万劫,人间只此一回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