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抡
【解析】 此诗的注释中“松院”“竹林”为虚写,以衬托琴声。“清风”指松涛,“明月”指竹影,“谁”是疑问代词,指“我”,反问,表达出作者的孤独与无奈。 【答案】 译文:在闲适之中弹了一曲七弦琴。这首曲子很少有人懂得欣赏,大多因为琴声淡然无味。它与郑声不同,不像郑声那样的淫荡。 松树和竹子环绕着静谧的院子,夜深人静,只有清风拂过琴弦,月光洒落在轩窗。谁能了解我的幽怨之情呢? 赏析
【解析】 本诗为《踏莎行》中的第二首,是一首描写隐居山林、修身养性的词章。上片写山中采药的经过,下片写采药后的生活。 “割断凡缘,心安神定。”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归隐山林,远离世俗纷扰后的心境。割断凡缘,是指摆脱世俗烦忧;心安神定,是指心情宁静,精神专一。这里,作者用一个“割”字,既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心态,又暗含着对世俗的不满和愤懑。 “山中采药修身命
【注释】 1. 绝想:极思。凝真:聚精会神。天地表:形容气势浩大、景象壮阔。九□□□,□□□□□:形容气度不凡的神态。2. 旌幢参羽葆:旌旗和羽葆相映衬。旌旗是古代帝王仪仗中的装饰物,羽葆是古代帝王仪仗中的乐器,这里借指帝王。3. 五云:天上五彩缤纷的云雾。随□□:随着什么而动。4. 神仙春不老:神仙永远不老不死(“神仙”二词在古诗词中多用来比喻有道术的人)。5. 烟□□:烟雾缭绕。6.
【译文】 人们问我山中,为什么没有暑意。山堂恰好在山深处。藤阴满地,走的是龙蛇,泉声万壑,鸣的是风雨。 且弄青松,休挥白羽,相逢况有烟霞侣。长天一任火云飞,夜凉踏月相将去。 注释: 踏莎行·其二 人问山中,因何无暑。山堂恰在山深处。 “人问”即“问人”,询问的意思。“山中”,指山中隐居的人,这里指词人自己。“因何无暑”,为什么没有暑气呢?这一句交代了诗人的居所和时间。作者在深山之中,远离城市喧嚣
【诗句】 碧海灵桃花朵朵。阿母□□,□□□□□。昨夜海风吹玉颗。分明□□□□□。 □□□□苞已破。散液流□,馥郁□□□。□□三偷谁可那。如今先手还输我。 【译文】 碧海上的灵花如桃花般盛开,母亲的身影仿佛在花间徘徊。昨晚海风轻拂,带来了玉一般的露珠。花瓣已经完全展开,香气四溢。谁能像我们这样,抢先一步呢?现在轮到我了。 【注释】 - 碧海:大海。灵花:美丽的鲜花。 - 阿母:指母亲。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赏析。如“蝶恋花”是题目,“清夜凝然□□□”点明时间与环境,“□□□□□”指月亮,“□界森罗星□□”写星星点点,“□□□□□□□”写雾气弥漫,“□□□□萦碧雾。”写雾气缠绕着大地,“上□□□,□□□□□。”写月色朦胧中,作者仰望天空,“□□□□□紫府”写抬头望去,看到的是紫色的天宫
【注释】 澄:清静。□□:指佛经中“三宝”,即法、僧、尼。无中养□:佛教谓心不净,则无中生有。五色云:五彩祥云。鹤驾:仙人所乘之车。 【赏析】 此词写佛家语意。首二句说澄心静虑,以明心见性,悟出佛法的真谛。次二句说通过修炼达到清净的境界,在心境宁静中产生五彩祥云,出现仙鹤来迎。这是对佛教修道者的描写,也表现了作者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向
【注释】 1. 秋入云山:秋天已经降临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上。 2. 物情潇洒:景物显得清雅、自然。 3. 丹枫万叶碧云边:红枫如丹,叶子繁茂,点缀在白云的边际。 4. 黄花千点幽岩下:黄色的菊花遍布在幽深的岩石之下。 5. 已喜佳辰:已经非常欣赏这个美好的时光。 6. 更怜清夜:更加喜欢夜晚的宁静和清冷。 7. 一轮明月林梢挂: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树林的枝头。 8. 松醪常与野人期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 ②身世浮沤:比喻人生如水上的泡沫,易散无定。 ③利名缰锁:名利是束缚人的绳索,这里指人被名利所羁绊。 ④省来万事都齐可:省,同“省察”,意谓仔细思量,一一考虑。 ⑤寻花:游赏花草。 ⑥碧溪:清澈见底的溪水。 ⑦看云:观赏云彩。 ⑧青松:青翠的松树。 ⑨萧散:潇洒自在的样子。 ⑩世间:人间。 ⑪明月清风:泛指美好的事物或境界。 【译文】 人生如水上的泡沫
朝中措 · 渔父十首其一 吴松江影漾清辉。山远翠光微。杨柳风轻日永,桃花浪暖鱼肥。 东来西往。随情任性,本自无机。何事沙边鸥鹭,一声欸乃惊飞。 注释: 1. 吴松江影漾清辉 - 吴松江(今苏州市)水波荡漾,反射出清澈的光辉。 2. 山远翠光微 - 远处的山峦在翠绿的光芒映衬下显得朦胧而遥远。 3. 杨柳风轻日永 - 微风吹拂着杨柳,阳光明媚而持久。 4. 桃花浪暖鱼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