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断凡缘,心安神定。山中采药修身命。青松林下茯苓多,白云深处黄精盛。
百味甘香,一身清净。吾生可保长无病。八珍五鼎不须贪,荤膻浊乱人情性。
【解析】
本诗为《踏莎行》中的第二首,是一首描写隐居山林、修身养性的词章。上片写山中采药的经过,下片写采药后的生活。
“割断凡缘,心安神定。”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归隐山林,远离世俗纷扰后的心境。割断凡缘,是指摆脱世俗烦忧;心安神定,是指心情宁静,精神专一。这里,作者用一个“割”字,既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心态,又暗含着对世俗的不满和愤懑。
“山中采药修身命。”这一句是说在山中采药是为了修身养性。这里的“修身”,指陶冶性情;“命”,指性命、生命。这一句表明作者之所以选择隐居山林,是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这既是对自己隐居生活的一种解释,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批判。
“青松林下茯苓多,白云深处黄精盛。”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山林中采药的情景。青松林下茯苓多,是指松树下面生长着许多茯苓菌。茯苓是一种中药,具有利尿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而黄精则是中草药中的名贵药物,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作者通过描述这些药材的生长环境,既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中药材的珍视之情,又暗示了他在山林中采药的目的就是为了修身养性。
“百味甘香,一身清净。”这两句是说这些药材的味道都很甘甜,而且都是清香味的。这里的“身”,指的是身体、身心;“生”,则是指生命。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采药过程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心灵之净,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之情。
“吾生可保长无病。”这句是说只要我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就可以避免生病了。这里的“保”,是动词,意思是保持;“保长”,是动词短语,意思是长久保持。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于健康的重视和对于疾病的恐惧之情。
“八珍五鼎不须贪,荤膻浊乱人情性。”这句是说不要贪图享受高档的饮食(如八珍五鼎),也不要沉迷于肉食(如荤膻),因为这些东西会扰乱人心,使人丧失本性。这里的“八珍”,是指八种珍贵的食材;“五鼎”,是指五种不同的烹饪方式;“荤膻”,泛指肉类等食物;“人情性”,则是指人的天性、本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和对于人性本质的理解和把握。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隐居山林、修身养性的词章。上片写山中采药的经过,下片写采药后的生活。全词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作者在山林中采药的经历以及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看法和感悟。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现隐居生活的词,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在山林中采药的过程以及采药后的生活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上片中,作者先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愤懑,然后描述了自己在山中采药的情景,最后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看法和感悟。在下片中,作者则通过描绘自己在山林中的生活来进一步阐释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词采用了比兴手法,即通过具体的景物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例如,在上片中,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山中采药的情景来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珍视之情;在下片中,作者则通过描绘自己在山林中的生活来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命运的看法和感悟。此外,这首词还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即通过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和象征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在上片中,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比喻为“心”,将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喻为“身”,以此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方式;在下片中,作者则将自己的生活比喻为“身”,将自己的人生比喻为“生”,以此来表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首词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流畅,富有诗意。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珍视之情,还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词的艺术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使得整篇作品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深刻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