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注释】 触事成篇:指诗人触景生情,即景写诗。梅花玓(xiè)瓅胭脂色:玓,一种植物;胭脂,红颜色的染料,此处用以形容梅花的色泽娇艳。先春:提前。早见:很早就看到。临风坼:风吹梅枝而破裂。坼,裂。梅寿:梅花的寿命。不知年:不知道多少年了。好风吹更鲜:好风一吹就更加鲜艳。年年:一年又一年。尊俎侧:指酒席上。虚席:空着的座位。待上锦江楼:等待登上锦江楼。锦江:地名,在四川成都市西面。双玉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然后根据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赏析”,首先指出该诗的体裁是词,然后逐句分析。 词牌名《菩萨蛮》,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第一、二句为起拍;第三、四句为主脑;五六两句以景结情,与主脑相关;六七两句为过片,过片应与上片对仗。 【译文】 分别五年又重新握手,一起欢饮美酒。北苑的梨花开得稀稀落落
菩萨蛮·触事成篇,不加诠次 原诗: 长安人海同为客。登楼无复黄尘色。舌辨起风雷。 连旬广座开。 匆匆来又去。不尽留连处。未到十三陵。自惭虚此行。 注释: 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指代唐代的首都长安城。人海同为客:像普通人一样在长安城中四处奔波、生活的人。登楼无复黄尘色:登上高楼后,已经看不到往日笼罩着长安城的黄色烟尘了。舌辨起风雷;形容说话有力,言辞锋利,能激起人们强烈的共鸣。连旬广座开
诗句释义 1. 园中柏树何年代:园中的柏树,询问它们存在了多少年。 2. 婆娑老干穿云外:形容柏树高大,树干挺拔,穿过云层。 3. 重倚碧阑干:重新依靠在栏杆上。 4. 回头四十年:回忆过去的时光,时间仿佛回到了四十年前。 5. 筑坛名社稷:建立祭坛,祭祀土地和五谷。 6. 大盗曾移国:历史上的大盗曾经改变过国家。 7. 谁与柏长青:谁能使这柏树永远不衰。 8. 共和千万龄
太阳添个行星绕。 太阳系里多了一颗行星。这颗行星是人造的,是科学家根据天体物理规律计算出来的。 飞过月宫时。常娥惊且疑。 当地球绕太阳运行时,月球也在绕着地球公转,因此地球和月球之间存在一个相对距离,这就是所谓的“地月距离”。 嫦娥(即嫦娥奔月中的嫦娥)看到这个现象后非常惊讶,因为月亮在地球上空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但为什么地球和月亮之间的相对距离会保持稳定呢?这让她感到非常疑惑。 羿弓原诞说
菩萨蛮 · 触事成篇,不加诠次 抽丝旋化春裾色。纷纶翕霍三千尺。电母为投梭。将如织女何。 吴邦嘉丽地。三绝称神艺。襟袖裹江山。真看指顾间。 注释: 1)抽丝:比喻女子的纤细腰肢。旋化春裙:形容女子身姿轻盈,如同春天的裙子一样美丽。 2)纷纶翕霍:形容女子的衣裳色彩繁多且繁复。三千尺:比喻衣服长而宽。 3)电母:传说中的雷神,此处比喻女子的身材修长,如同闪电一般快速。投梭:比喻女子的动作迅速。
【注释】 触事:遇到的事情;诠次:次序,顺序。农林渔牧:指农村、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石景山:北京的一个区。人民公社:一种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徐水:地名,位于中国北方。不同观:看法不同。 【赏析】 此词以议论起兴,首二句“程功那待三年后”与末二句“先来石景山”,一前一后,形成鲜明的对照。前一句说只要功夫下得去,不必等三年之后才能取得成功,后一句说先来到石景山就已大功告成
【注】 生儿:生孩子。处皆堪托,到处都是可以寄养的地方。为求劳动力,是说是为了给家里增加劳力。健妇:强健能干的妇女。新食堂:新建的公共食堂。 【赏析】 全词描写农村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情景。上片写妇女们忙于生产,没有空去参加公共活动;下片写她们把劳动成果奉献给社会,而自己却得不到任何报酬。全词通过描绘农村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揭露了当时农村中存在的封建残余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形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此词上片写西山之景与自己的身世。“西山列卫如屏拱”,“西山”,即太华山,在陕西秦岭北麓。“列卫”,犹言列位,指群峰。“如屏拱”,形容山势的巍峨险峻,如同屏风一般环拱。这两句是说,自己像太华山那样雄伟壮丽,但又有谁了解我呢?“碧云长护衣冠冢”,“碧云”,指终年常青、色彩鲜明的白云。“长护”二字写出了白云常年环绕着青山
菩萨蛮 · 触事成篇,不加诠次 渡江上溯金田朔。神功八叶浮雕玉。物力校亏赢。休论汉两京。 天安门外望。肃穆何辽旷。屹立此丰碑。昆仑名并垂。 注释: 触事成篇,不加诠次:指随手写来,不加修饰。 渡江上溯金田朔:渡过长江往上游追溯到金田起义的起始之地。 神功八叶浮雕玉:比喻国家的武功和功绩如同精美的玉石雕琢一样。 物力校亏赢:形容国家的经济力量相比汉朝时有所不足,亏损或不如。 天安门外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