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功那待三年后。农林渔牧般般有。幸福老人心。相迎笑靥深。
人民公社好。随处吾能道。徐水不同观。先来石景山。

【注释】

触事:遇到的事情;诠次:次序,顺序。农林渔牧:指农村、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石景山:北京的一个区。人民公社:一种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徐水:地名,位于中国北方。不同观:看法不同。

【赏析】

此词以议论起兴,首二句“程功那待三年后”与末二句“先来石景山”,一前一后,形成鲜明的对照。前一句说只要功夫下得去,不必等三年之后才能取得成功,后一句说先来到石景山就已大功告成,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深刻总结。

“农林渔牧般般有”,这一句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这里“农”、“林”、“渔”、“牧”四个字概括了当时农村、城市、工矿、交通等各行各业,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幸福老人心”,这一句写人们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广大劳动人民都感到幸福,因为他们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安定,生产发展,国家富强。

“相迎笑靥深”,“笑靥”,指笑脸。这里用一个“深”字来形容笑容,表明人民的生活之幸福,心情之舒畅,真是喜从心底涌出。

“人民公社好”,这一句是对人民公社的高度肯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民公社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把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随处吾能道”,这一句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自豪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因此,到处都可以宣传自己的成就,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徐水不同观,先来石景山”,这两句是作者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赞美之情。作者认为,徐水虽然地处偏僻,但在这里也能看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繁荣景象;而石景山则更是一个代表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地方。作者通过对两个地方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无比热爱和自豪之情。

【创作背景】

1958年2月,毛泽东提出“人民公社好”。同年3月2日,中共中央正式批准试行《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这首词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公社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