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柏树何年代。婆娑老干穿云外。重倚碧阑干。回头四十年。
筑坛名社稷。大盗曾移国。谁与柏长青。共和千万龄。

诗句释义

  1. 园中柏树何年代:园中的柏树,询问它们存在了多少年。
  2. 婆娑老干穿云外:形容柏树高大,树干挺拔,穿过云层。
  3. 重倚碧阑干:重新依靠在栏杆上。
  4. 回头四十年:回忆过去的时光,时间仿佛回到了四十年前。
  5. 筑坛名社稷:建立祭坛,祭祀土地和五谷。
  6. 大盗曾移国:历史上的大盗曾经改变过国家。
  7. 谁与柏长青:谁能使这柏树永远不衰。
  8. 共和千万龄:希望柏树能够经历千百年的风霜。

译文

园中的柏树啊,你究竟存在了多少年?它们高耸入云,挺拔如初。我再次倚靠在那栏杆之上,心中充满了感慨。回望过去,那些日子如同昨天,四十年的时间仿佛只是一瞬间。我们曾经建立祭坛,祭祀那神圣的土地和五谷。历史上的大盗曾经改变过国家,但我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谁能让这柏树永远不衰?让我们共同守护这千年的见证,让它经历千百年的风霜。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1. 园中柏树:这里的“园中”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园林,可能寓意着一种环境或氛围。“柏树”则象征着坚定和永恒。
  2. 婆娑老干:形容树木枝叶繁茂、苍劲有力的样子,这里强调了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顽强。“穿云外”则进一步描绘了树木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给人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
  3. 重倚碧阑干:通过“重倚”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碧阑干”则让人联想到古代园林中的建筑特色,增添了几分古色古香的氛围。
  4. 回首四十年:这里的“回首”表示回顾过去,而“四十年”则是对时间的量化描述,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5. 筑坛名社稷:“社稷”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里可能寓意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6. 大盗曾移国:通过“大盗”这一历史典故,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世事的变化。同时,“移国”也表达了人们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
  7. 谁与柏长青:这个问题既是一种反问,也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期许。它表达了对永恒的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8. 共和千万龄:这句话强调了时间的无限性和生命的永恒性,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这首诗以园中的柏树为线索,通过对树木的生长、变迁以及历史典故的引用和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