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注释】 对瓶花:以花朵为题写词。 簇胆瓶:指花朵密集地装在小瓶子里。 辞根:指春天。 冥冥:黑暗貌,这里形容夜色之浓。 故乡情:思乡之情。 【赏析】 唐教坊曲名。《乐章集》入“鼓角横吹”调。本调有平仄两体,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转四声,前后段各五仄韵转四声。此首词前片起句写景,后片抒情。上阕写春光的易逝,下阕写乡愁的难释。全词语言质朴流畅,情感真挚动人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收集、整理与本首诗相关的信息,并加以积累和理解,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赏析。 “绣带儿翼云家有兔耳花,波斯种也。”这两句是说家中养的是一种名为“兔耳花”的波斯品种。“兔耳花”为波斯国所产,其花朵像兔子耳朵一般。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朵比作兔子耳朵,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花朵的特征。 “淡红者名醉杨妃
【注释】: 镫下辛勤理箧藏。愔愔刻漏未渠央。冯唐自昔沈郎署,北海空闻有荐章。 齐好恶,语堪商。人情那得废评量。春风次第看花舞,杨柳腰支独擅场。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任中书舍人时所作。当时金兵南侵,北宋朝廷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作者在这首词中,借写自己的仕途经历,表达了对南宋王朝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抗敌救国的渴望之心。 上阕起首二句,写自己勤于政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南歌子·花朝作,先一夕雷雨”,这是要求写出全词的意思。然后浏览全词,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关键词,再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概括。 此词写于花朝(二月初二)雨后。上片起首两句写昨夜一场大雷雨,把花朝的景象打乱了。“睒电”是闪电的光,“穿帷疾”是说闪电穿窗而去之快。“惊雷破梦遥”是说惊醒了春眠的人
祝英台近 · 赴杭州屏风山休养,与文艺工作者二十五人偕 避嚣尘,跻绝险,佳境有谁会。试集群贤,此乐胜倾盖。就论品曲调弦,丹青棋局,未容数、寻常流辈。 笑谈外。指点无数鸥飞,江山自萦带。隔岸渔灯,道是苎萝界。尽饶岚翠为屏,波光如鉴,只少个、旧时眉黛。 注释: 祝英台近: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平韵,下片九句五言三平韵。 赴杭州屏风山休养:前往杭州的屏风山进行休息疗养。 避嚣尘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词人送别友人的词作。上片,写词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启皓齿、缓吐清商”是说友人在临别之际,缓缓地吐出了凄婉哀伤的乐曲;“群喧自定”,是说友人离去后,周围的喧闹声也自行平息;这两句写出了送别时词人的情态和气氛。“怕一声、高翥被云妨”意思是说,唯恐那一声高亢嘹亮的声音,被飘浮的白云遮掩,无法传唱于远方。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担心。下片写词人独自归去后的所见所感。“月裴佪
诗句:黄河奔越。洒尽头边雪。 译文:黄河奔腾不息,向着远方流淌,将岸边的积雪冲刷得干干净净。 注释: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着泥沙,一路向前奔腾。奔越——形容黄河水流湍急,一往无前,越过了重重障碍。洒尽头边雪——形容黄河水势浩大,连岸边的积雪都冲刷干净,展现了黄河的强大力量。 赏析:此句以黄河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有力的语言,描绘出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无穷动力。同时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秋娘”、“惜红衣”。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或四仄韵。 漫许:随意。 愁来可避藏:指愁绪无处逃避。 成霜鬓:指白发苍苍。 织女:神话中织云锦的女星。这里指思念的情人。 歌别怨,乱清商:歌咏离别之怨,音律杂乱难听。 带围宽尽与谁量:意谓酒醉之后将宽腰带全部喝光,又和谁比较呢?带:腰带。 烂醉花间一万场:形容酒醉如泥地躺了一整天。 赏析:
【注释】: 田父:指农民沟渠:田间的渠道。 黄牛:耕牛,这里指农人。 老树:参天大树。 归去:回家。 寒山路:指偏僻荒凉的地方。 筑场:打谷场。 【赏析】: 《鹧鸪天·用贞白场字韵》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词。上阕写农村丰收景象;下阕写自己年老力衰,决计还乡种地的决心和对家乡的无限深情。全词语言朴素,情感真挚
鹧鸪天 落尽梅花春转浓。朝云散去久无踪。愁催白发三千丈,路隔蓬山一万重。 缘已尽,思何穷。小蛮针线手亲封。他生再见西湖畔,同听僧楼一杵钟。 注释: - 《鹧鸪天》是一首词牌名,这里指的是作者创作的一首词。 - 落尽梅花瓣:指春天已经过去,花儿凋谢,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流逝。 - 春转浓:春天变得更加浓烈。 - 朝云散:指早晨的云彩消散了,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 久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