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
诗句: 他日曾游魏,魏家馀趾存。 译文: 曾经游历过魏国,魏家的余迹依旧存在。 赏析: 此句以魏国的遗迹作为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诗句: 可怜宫殿所,但见桑榆繁。 译文: 可惜那些曾是皇家宫殿的地方,现在只能看见桑树和榆树的繁茂。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昔日辉煌与现在的萧条,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诗句: 此去拜新职
下面是《临江亭五咏》的逐句译文: 1. 城头落暮晖,城外捣秋衣。 - “城头”指的是城市的高处或城门,这里可能是一个观察点,“落暮晖”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暗示着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降临。而“城外捣秋衣”则可能是指人们为了御寒而准备衣物,这里的“捣”字可能意味着在户外忙碌地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2. 江水青云挹,芦花白雪飞。 - 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美
以下是对《临江亭五咏》的逐句释义: 1. 京山千里过,孤愤望中来: - “京山千里过”描绘了京山县的广阔,千里之遥。 - “孤愤望中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愤懑,这些心情随着目光远眺而来。 2. 江势将天合,城门向水开: - 描述了江水与天际相接的景象,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 - “城门向水开”则展现了城门建筑的巧妙,既方便进出,又不失为美景。 3. 落霞明楚岸,夕露湿吴台: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要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晋朝建都金陵,南朝时称帝都于此,故有“南国”之称;建康(古称金陵)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门,这里借指南京。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晋朝在南边建立帝王之都,南朝的皇帝们在这里建都。南京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方门户。这两句点出了诗题中的“五咏”之一。“江水中分地
【注释】 秋风陨群木:秋风萧瑟,使树木纷纷落下。 众草下严霜:草木皆已凋零,只有秋霜未降。 复问子何如:再次询问你的状况如何? 自言之帝乡:说自己要去的故乡。 将欲济时康:将要为国为民谋福利。 握手别征驾,返悲岐路长:挥手告别,但心中却悲伤难耐,因为离别的路途漫长。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三年(744),当时李白在长安应试落第,心情抑郁,于是与友人周十一相约出游。这首诗就是他们游历太白山
临江亭五咏 储光羲 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 江水中分地,城楼下带山。 金陵事已往,青盖理无还。 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古老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古木、夕阴、绿柳、枫林、山险、江流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历史沧桑、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沉思索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很特殊,要求将每个字单独列出并加上注释。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题慎言法师故房 - 这是诗的题目,提到了“慎言法师”和他的旧房子,可能是一个关于这位法师和他住所的赞美或回忆。 2. 精庐不住子 - “精庐”指的是精舍,这里指一个修行的地方;“不住子”可能意味着这个地方是常驻的,而不是临时居住的地方。 3. 自有无生乡 - “无生”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超脱生死
石瓮寺 遥山起真宇,西向尽花林。 下见宫殿小,上看廊庑深。 苑花落池水,天语闻松音。 君子又知我,焚香期化心。 注释: 1. 石瓮寺: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故居,也是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 2. 真宇:指寺庙的宏伟建筑。 3. 西向尽花林:形容寺庙背靠着美丽的花林,景色宜人。 4. 宫篨小:形容宫殿虽然不大,但布局紧凑有序。 5. 上见廊庑深:描述从高处俯瞰
【注释】 临江亭五咏:作者为临江亭作的一组诗,共五首,这里指其中的第五首。山横小苑前:小苑是帝王的园林,山横于小苑之前,说明临江亭建在小苑的前方。路尽大江边:大江即长江,路尽于大江之边,表明临江亭建在大江之滨。兴王业:开创王业,意即建功立业。宋主贤:宋国君主贤明。潮生建业水:因江水潮涨,所以有“建业”之称。广陵烟:广陵郡的烟雾,广陵是今扬州一带地方的名称。清波里:指临江亭所在之处。只言别有天
朝随秋云阴,乃至青松林。 这句诗意思是:清晨我随着秋日的云朵慢慢升起,一直来到青松林。这里描绘了诗人清晨出发的情景,展现了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花阁空中远,方池岩下深。 这句诗意思是:花阁在高处,如同天空中飘渺的阁楼;方池在低处,宛如山岩下的深渊。这里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了花阁与方池的深远与空灵,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竹风乱天语,溪响成龙吟。 这句诗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