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钦
【注释】 幽怀:深藏心中的情思。 悠悠:飘荡的样子,这里指云萝山的云雾缭绕。 云萝里:山中云雾弥漫的地方。 独系:独自系留,引申为隐居之意。 青山客:隐居在青山的客人。 不见:看不到。 往来人:来往的人。 时有鸟行迹:有时能看到鸟儿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隐者居处环境的诗,表达了作者向往隐逸的生活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给人以深远的思索。 首句“悠悠云萝里”
注释: 天地何大郁,此园赖幽清。 这两句是说天地多么宽广广大啊,而我的园子却如此幽静清雅。 脱巾卧松下,起听风蝉鸣。 我脱下衣帽躺在松树下,起来聆听风吹着树梢发出的蝉鸣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的园子里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首句“天地何大郁”,表现了天地之广袤,而“此园赖幽清”则突出了诗人对这片宁静之地的喜爱与珍视。 第二句“脱巾卧松下”,诗人脱下衣帽,选择在松下休息,享受片刻的安宁
【注释】 解:解开;暝:黄昏,天黑。风枝:风吹树枝的声音。鸠鸟:布谷鸟。坐移:移动着身子;白光:指太阳光。云思:指云彩的流动变化,比喻思绪飞扬。方:正。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一首诗。诗人在夏日园中漫步,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听到树上布谷鸟的鸣声,于是坐下来休息了。坐下后,看到太阳渐渐向西落下去,四周的景色也变得模糊起来。这时才想到时间不早了,便起身回家。
暮卧松间云,朝食石中髓。 注释:傍晚时分躺在松树间的云雾之中,清晨则吃着石头中的骨髓。 尘世自纷纷,我怀无非是。 注释:世间纷扰复杂,我内心平静,无非只是如此。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超然脱俗生活态度的诗作。"暮卧松间云,朝食石中髓"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画面,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然、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尘世自纷纷,我怀无非是"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淡然和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清晰认识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并赏析。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要仔细阅读诗作,理解其意思。注意从炼字、用典、表达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比如第一句中的“药径深红绿”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木比作人
注释: 芳草覆盖了连日的阳光,古木多的是凉爽的清风。 在挂衣的灌木丛上,时常卧在青萝之中。 译文: 翠绿的草地铺满了整个夏日,古老的树木散发出阵阵清凉。我穿着衣裳挂在树枝上,有时躺在青萝中休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夏天的园子里度过的时光。第一句“芳草连日色,古木多清风”描写了园子里的景象:绿色的草地和古老的树木。第二句“挂衣丛薜上,时卧青萝中”则表达了作者在树荫下休息的情景。全诗语言简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然后,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从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答题时一般从词语运用、表达技巧及情感表达效果等方面入手。 本首小诗以独酌者的口吻写景抒情。首句写独酌者光风霁月般的心境;次句写独酌者赏心悦目的春景;三句写独酌者醉卧花中,陶醉于花鸟之美;末句写独酌者对花鸟的喜爱
【注释】 卧:躺。起:起身。 蝉声:蝉鸣的声音。悲:悲哀。古树:指高大的树木。 薰风:暖风。熏,温暖;芳,芳香。 云移:云朵移动。日影:太阳的影子。日影过:阳光照过。 人卧:人躺在床上。青萝:绿色的蔓草,这里指代藤蔓植物或植物的藤条。 【译文】 我醒来又躺下,听着树上知了的叫声,感到十分悲伤。鸟儿在树间飞翔,发出悦耳的歌声。天空中云彩缓缓地移动,阳光穿过树叶洒在我的床上。 【赏析】
释义:顶着露水,靠着华树枝干休息;清凉的薰风吹拂着我那被夜露浸湿的衣襟。他乡异乡,酷热难当,哪里比得上故乡山间的凉爽呢。 注释:1. 予园:诗人自称为“予”。 2. 露顶:顶着露水。 3. 依华树:靠在华树上。 4. 薰风:清风,这里指和暖的风。 5. 宿襟:晚上的衣襟。 6. 他方:别处(指他乡)。 7. 炎热: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8. 何似:何如,怎么比得上。 9. 故山:故乡(指庐山)。
【注释】 晴望:晴天眺望。芳原:美丽的原野。晴睇:晴朗的天气中眺望。望:看。 隐隐:隐约的样子。荒林:荒凉的树林。见:看见。 青田:青色的田野,这里泛指山野。鸟向青田去,云还碧涧阴:鸟儿飞向青山绿水之间去了,而那片碧绿的山涧在云雾缭绕之中显得更加幽深。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期间,通过晴日登高远眺的情景,寄托了作者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芳原晴睇望”,写晴空下原野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