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淳
诗句解析: 1. 杨柳村 - 这一句可能是对某地的直接描述,可能是一个村庄的名字,也可能是诗人用来比喻某种情境。这里的"杨柳"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暗示着生机和活力。而"村"字表明这是一个较为偏僻或人迹罕至的地方。整体上,这句话给人以春意盎然、宁静而又略带些许荒凉的感觉。 2. 千丝万缕拂章台 - "千丝万缕"形容柳树的枝条繁复、交错,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茂密和生命力
【注释】 翠鬣(jié)朱缨(yīn):马的装饰。 单于:汉代对匈奴君主的称号。 唐韩宋李:指唐代诗人韩愈、宋朝文学家苏轼、宋代诗人欧阳修。 进马图:指钱舜举所画的青骢马图。 【赏析】 《钱舜举青骢图》,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骏马,后两句议论时人的得失,并借题发议,以咏物言志,托古讽今。 首联点出马的颜色、装饰和来历。“翠鬣”,即黑色的颈鬃,这里指马的颈毛。“朱缨”,即红色的马笼头
【注释】 独立天衢:独自站立在高高的官道上。天衢,官道。骨相奇:骨骼奇特,与众不同。缣缃:指古代书写用的丝织品,这里指写真(画像)时用的帛书。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天宝(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42-756年):唐玄宗李隆基的两个年号,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开元天宝年间国力强盛,文化艺术高度繁荣,诗人在这里用“开元”和“天宝”两个词来表示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今陈迹
【注释】 三友:竹、梅、松。 竹梅图:以画竹、梅花的图画来象征高洁的品格。 补之:指《兰亭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皇甫松为好友郑谷画的《竹梅图》所写的题画诗。全诗四句,每句一韵,语浅意深,言简情长。 首两句写竹、梅、松三种植物在寒冬季节依然亭亭玉立。"岁晚时",即岁暮时节;"政缘冷澹易相知",是说由于天气寒冷清冷,所以容易彼此了解。"政"字在这里作"正"讲,与"政令"中的"政"不同
《壑谷周遭范玉妃,当时茅舍映疏篱。只今便作槐堂看,不问南枝与北枝。》是一首七言律诗,出自元代诗人张伯淳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通过对山峦、茅舍、槐堂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下是具体分析: “壑谷周遭范玉妃,当时茅舍映疏篱。”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诗句中的“范玉妃”指的是范氏家族的女子,这里用来比喻山峦如同美丽的女子一般
【注释】 病齿二首:作者因牙齿不齐而感到痛苦,借咏叹牙齿而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宿有愆尤在齿牙,闭门经月卧沈疴(pí kē):宿有罪过,表现在牙齿上。经月,过了一个月,即一年。沈疴(kē),重病。“愆尤”指过失或过错。“齿牙”指牙齿。“愆尤”指牙齿有问题,“经月”指一年以来。“卧沈疴”指卧床不起,患病已久。“沉疴”指重病。 杏园旧梦还重醒,无奈红绫饼餢何(fú jiāo)
注释: 百里栖迟,意思是在百里之外暂作栖息。好风吹下鹤书催,是说有信风送来了朝廷的文书。扁舟扬子江头去,是指乘坐小船从扬子江口出发。两雁御儿溪上来,是说两只大雁在御儿溪边飞来。驿路相望秋月照,是说驿站路上可以看到皎洁的月光。邦人专待使星回,是说老百姓都在盼望使臣早日归来。临岐不作阳关想,是说在分别时没有想到要唱《阳关三叠》的送别曲。聊写心期付酒杯,是说姑且以饮酒来寄托自己的心意。 赏析: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萧萧雾鬣与风騣” - 这一句描述了一匹骏马,其鬃毛被风吹动,如同云雾缭绕。这里的“萧萧”形容风声,而“雾鬣”则形象地描绘了鬃毛如雾般飘散的情景。 译文: 风吹动的鬃毛如同雾气一般,随风飘扬。 2. “扑面征尘一洗空” - 这一句表达了尘土被风吹走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之感。这里的“征尘”指的是旅途上的尘埃和尘土,而“一洗空”则形容尘土被吹得无影无踪。 译文:
寄蔡复斋二首 1. 美人秋水隔丰标,老树阴森锁画桥。 - 译文:美丽的女子如秋水的容颜,隔着丰满的身材与画桥相望。 - 注释:秋水:指女子的眼睛像秋天的水一样清澈。丰标:丰满的身材。画桥:形容美丽女子的身材像画中桥梁一样优美。 - 赏析:本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秋水和丰标的对比,以及老树阴森和画桥的映衬,展现了女子的美貌和身材的优雅。 2. 几度经过须舣棹,不缘茅店酒旗招。 - 译文
注释:夜雨敲打西窗,寒气侵袭岁寒天,云萍自昔聚时难。 殷勤不在同衾处,长作西窗夜雨看。 译文:夜雨敲打西窗,寒气侵袭岁寒天,云萍从古至今聚在一起都很难。 殷勤不在同衾处,长作西窗夜雨看。 赏析:首句“夜雨西窗铦岁寒”,描绘了一幅夜晚雨打西窗的画面,寒冷的雨水与窗外的西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句“云萍自昔聚时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爱人相聚时的感慨,因为当时他们就像云萍一样,总是难以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