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
三月五日会浮醴亭 曲水春闲遂宴嬉,何须元巳始为宜。 且看真洞杯盘出,岂顾尘寰节序移。 曳尾灵龟来可羡,乘槎仙客去难追。 一觞一咏无弦管,恰似兰亭列坐时。 注释: 1. 三月五日:指的是古代农历的三月初五,即上巳节,是古人祭祀先祖和扫墓的日子。 2. 浮醴亭:一个地名,可能是作者在某个地方举办的宴会场所,名为“浮醴亭”。 3. 曲水流觞:古代的一种酒宴习俗,人们围绕酒杯行走,饮酒后将酒杯投入水中
【解析】 此为元和四年春,韩愈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时所写。“祀坟道中”五句,首联写景,“虽欣膏泽启丰年,民病犹艰救目前”,是说虽然今年春天雨水充足,庄稼得到了滋润而长得格外茂盛,可是老百姓仍然很困苦,急需救济。颔联写祭祀,“阙祠丘墓无解裂,荐饥村落少秋千”,这是说朝廷没有钱来修补祠堂的破败不堪之处,也没有钱来赈济那些遭受水灾的百姓,更没有心思去游乐赏玩。颈联写农民的辛苦,“云梳陇麦千行直
提举陈龙图特垂顾遽促归轩。 千里相思访所知,昔人曾有此闻稀。 方欣一见销萌吝,便忍连章赋式微。 早是衰年多感慨,不堪寒色挫芳菲。 剡溪雪月光如昼,懊恼仙舟兴尽归。 注释: 1. 提举陈龙图特垂顾遽促归轩:陈龙图(陈师道)对你特别照顾并急忙让你回去休息。 2. 千里相思访所知,昔人曾有此闻稀:在千里之外想念你,以前的人也有过这种听闻。 3. 方欣一见销萌吝:刚一见面就消除了彼此心中的芥蒂。 4.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忽极暄融候莫穷,不为膏泽却为风: - 这句表达了天气突然变得非常温暖和潮湿,似乎没有尽头。这种天气通常伴随着湿润的气候,可能对农作物有不良影响。 - “膏泽”通常指肥沃的土地,而这里的“不为膏泽”表明天气过于湿润,不利于土地的正常生长。 2. 气蒸人腹成中热,尘入花心作病虫: - 这句描述了由于天气湿热导致的问题,即人体感觉不适
这首诗是作者在乙卯年春游昼锦堂时所作,描绘了牡丹的盛开和作者的喜悦之情。 诗句解读: 1. 从来三月赏芳妍 - 从古至今,人们常常在春天欣赏牡丹的美丽。 2. 开晚今逢首夏天 - 牡丹今天才刚刚开放,却已经迎来了夏天。 3. 料得东君私此老 - 猜测是东君(春天之神)偏爱这个老头,给他带来了这么多的牡丹花。 4. 且留西子久当筵 - 牡丹花在这里停留时间很久,就像美女在宴会上一样。 5.
【注释】 戆老庵:指陈抟。陈抟是北宋末年著名的道士,字图南,号扶摇子、长庚子等;曾隐于华山石室之中,自号“活死人”;人称陈抟为“陈抟老祖”、“龙图老子”,故称其居所为戆老庵。 日期休此养无堪:意谓陈抟在这段时间内不问世事,专心修道。 地偏深得幽居兴:意谓陈抟隐居于此,心境清静。 景野难将俗好参:意谓陈抟远离尘世喧嚣,难以参与世俗之事。 户外鸣泉疑拊石:意谓陈抟在户外听到泉水叮咚的声音
注释: 正是花王谷雨天,此携尊酒一凭轩。 阳台几日徒惊梦,息国经年又不言。 但得留连词客醉,算难回避蜜蜂喧。 自从标锦输先手,羞见妖红作状元。 译文: 正是花王谷雨天,我手持玉杯登上高楼欣赏美景。 阳台上的日子过去了几天,我仍然在梦中惊慌失措。 我已经过了很长时间没有说话了,因为我一直沉浸在诗词中。 只要有机会与词客一起饮酒作乐,我就感到非常高兴。 很难避免被蜜蜂嗡嗡的噪音所困扰。
次韵答提举王郎中 病弱之身渐觉百事懒,欲企高踪遗荣之心。 疲惫不堪向老无用,圣德怜悯愚者有容。 筋力岂能夸矍铄,林泉终幸养孱庸。 东篱秋晚黄花盛,陶令思归兴愈浓。 注释: 1. 病弱之身渐觉百事懒:指身体衰弱,逐渐感到万事皆懒。 2. 欲企高踪遗荣之心:想要效仿古人,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3. 疲驽向老无用:年纪已大,却感到无用。 4. 圣德矜愚谅有容:圣人的品德能够宽容愚蠢的人。 5.
闵农 仍旧的农畴失夏秋,春天更是困窘饥饿流。 人们没有了食物如何堪命,天气作阴寒也似愁。 煮叶不暇为木酪,翳桑只有日徯囊馍。 何时膏泽充民望,期待来年收获十倍收。 译文: 仍然在农田里耕作失去了春夏两季,春天更是困窘和饥饿一起流淌。 人们没有粮食怎么忍得住命呢,天气作阴寒也像忧愁一样。 煮叶子来不及做木酪,只把桑树遮盖好等待粮食。 什么时候能将百姓的期望得到满足,期待看到来年的庄稼丰收十倍
乙卯(十二日)巳时在醴亭聚会 春光明媚水波荡漾,禊礼临流风光倍显。 物外风景占尽昆仑阆苑,洞中神迹显现龙鱼游走。 飘落的花瓣随红尘而去,浮上酒坛观赏紫府供奉。 想学习王羲之当年作品,惭愧没有奇特笔法继承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