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极暄融候莫穷,不为膏泽却为风。
气蒸人腹成中热,尘入花心作病虫。
欲望好峰迷远目,正浓韶景失晴空。
飘然终日俄收怒,归送旌旗撼晚红。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忽极暄融候莫穷,不为膏泽却为风
  • 这句表达了天气突然变得非常温暖和潮湿,似乎没有尽头。这种天气通常伴随着湿润的气候,可能对农作物有不良影响。
  • “膏泽”通常指肥沃的土地,而这里的“不为膏泽”表明天气过于湿润,不利于土地的正常生长。
  1. 气蒸人腹成中热,尘入花心作病虫
  • 这句描述了由于天气湿热导致的问题,即人体感觉不适,可能因为热气蒸腾而导致身体内部感到炎热。
  • 同时,灰尘进入花朵的心部,可能会引起花卉病害或昆虫问题。
  1. 欲望好峰迷远目,正浓韶景失晴空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但被突如其来的风雨打乱了原有的宁静与美好。
  • “欲望好峰”可能指的是人们渴望看到的美好山景,而“迷远目”意味着这些美景因风雨而变得模糊不清。
  • “正浓韶景”可能是指原本晴朗美好的天空,但由于风雨的出现,景色变得阴沉。
  1. 飘然终日俄收怒,归送旌旗撼晚红
  • 最后两句诗描写了风雨过后的景象,天空逐渐放晴,阳光重新照耀大地。
  • “飘然终日”形容风雨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天边云彩散去。
  • “俄收怒”意味着风雨很快就停止了,乌云散开,天气转晴。
  • 当太阳再次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它的光芒映照在晚霞上,使得旌旗上的红色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感受。开头两句通过对天气的描述,引出了后面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如农作物生长受阻和花卉病害等。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由于风雨导致的各种不便和美丽景象的损失,展示了风雨过后的景色变化。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和谐。同时,它也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与敬畏,以及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