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春闲遂宴嬉,何须元巳始为宜。
且看真洞杯盘出,岂顾尘寰节序移。
曳尾灵龟来可羡,乘槎仙客去难追。
一觞一咏无弦管,恰似兰亭列坐时。

三月五日会浮醴亭

曲水春闲遂宴嬉,何须元巳始为宜。

且看真洞杯盘出,岂顾尘寰节序移。

曳尾灵龟来可羡,乘槎仙客去难追。

一觞一咏无弦管,恰似兰亭列坐时。

注释:

  1. 三月五日:指的是古代农历的三月初五,即上巳节,是古人祭祀先祖和扫墓的日子。
  2. 浮醴亭:一个地名,可能是作者在某个地方举办的宴会场所,名为“浮醴亭”。
  3. 曲水流觞:古代的一种酒宴习俗,人们围绕酒杯行走,饮酒后将酒杯投入水中,根据酒杯落水的地点,猜测诗中人的身份或喜好。
  4. 何必:不必,表示否定。
  5. 元巳:指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6. 真洞杯盘:真实、真实的杯子和盘子,形容宴会丰盛,气氛热烈。
  7. 尘寰:人间,指世俗的世界。
  8. 曳尾灵龟:比喻年老有德之人,尾巴拖地,形象生动。
  9. 乘槎仙客:乘着木筏远行的人,指神仙。
  10. 一觞一咏:举杯吟唱,形容文雅的饮酒方式。
  11. 弦管:指音乐乐器。
  12. 兰亭:东晋王羲之与谢安等人在兰亭举行修禊仪式,后来成为文人墨客集会的雅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春日的上巳节宴会上的情景。首句点明了时间是三月五日,即上巳节。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于宴会的态度:不需要等到元宵节才举行宴会,因为春天的上巳节同样适宜。这里的“何须”表达了作者对时间选择的随意和从容。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宴会的盛况:“且看真洞杯盘出”和“岂顾尘寰节序移”。这里用“真洞”和“尘寰”来形容宴会的精致与奢华,以及与世俗节日的对比,强调了宴会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第三句“曳尾灵龟来可羡”则通过典故表达了对年长而有德之人的赞赏。这里的“曳尾”意味着年老,而“灵龟”则是长寿的象征。诗人用这个典故赞美那些能够保持高洁品质,不受世俗污染的人。

第四句“乘槎仙客去难追”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中的神秘氛围,以及人们对仙境般的宴会的向往。这句诗通过“仙客”一词,将宴会的气氛推向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两句“一觞一咏无弦管,恰似兰亭列坐时”则回到了宴会本身,用“恰似”这个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宴会方式的喜爱,它既优雅又不失文人骚客的风采。这里的“兰亭”不仅是历史名胜,也是文人聚会的雅事,因此诗人将这次宴会比作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

这首诗通过对上巳节宴会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氛围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典故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文化底蕴和历史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