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时在大历二年(767)冬,诗人在夔州。夔州即今四川奉节、云阳一带,当时属剑南西川节度使严武节度。诗中“北楼”,当指夔州城北的高楼。 首句“良畴芳圃汩飞埃”,写良田美池被飞沙覆盖的情景。良田美池,本是富庶之地,但此时却因飞沙而被遮蔽了。“汩”字写出飞沙弥漫之态,形象生动。良田美池,自然生长着茂盛的植物,它们在飞沙弥漫的环境中仍顽强地生长着。“生意颙颙望震雷”
注释: 东君:古代传说中掌管春天的神。 多情:善于表达情感。 黄金撚画成:用黄金丝线把垂柳的枝条画成一幅幅画。 亚夫:汉名将周亚夫,因守细柳营而闻名。 坚壁地:像周亚夫那样坚固的防御阵地。 得嘉名:因此获得了美好的名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垂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句“东君于此最多情”,诗人以东君(春神)自喻,表达了他对于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东君是春天的代表
【注释】 叠石:指叠山,即堆砌假山。 崔嵬:高耸的样子。 【赏析】 《阅古堂八咏 其四 叠石》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七绝诗。此诗写自己观赏叠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的思想感情。首句“叠叠云根渍古苔”写叠石的形态和颜色,云根是指山石上的苔藓,渍古苔则写出了山石被苔藓浸染后的颜色,给人以古朴之感;次句“烟峦随指在庭阶”写叠石的布局。烟峦,指云雾缭绕的山峰,这里借指山石
【诗句释义】 在堂下开畦种菜苗,又把灵丹妙药都一一标上名字。 我心想要医治人民的疾病,却长不出能治愈人民的良药。 【译文】 堂下开畦种植各种药物,把各种灵丹妙药的名字都一一标出。 我一心想要为人民解除病痛,可是长不出能够治疗百姓疾患的药物。 【注释】 堂下:古代的房屋建筑中,厅堂下面常设有庭院,供人们休息、游玩或读书学习。这里指种植药草的地方。 畦(qí):田间的行沟。 灵种:神奇的种子或药物
注释:边远地区的人民很少能够见识到芭蕉,因为南方气候温暖而北方寒冷多风。 孤芳不必担心违背天性,但是深深感激养育之恩。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南方气候与北方气候的不同,表达了对芭蕉的喜爱之情。芭蕉在南方生长,而北方寒冷多风,这导致了芭蕉的特性与南方不同。然而,芭蕉并不因此而感到自卑,反而感激大自然给予它的深恩。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注释】 合欢:指萱草,又称“忘忧草”。灵台:指心中的烦恼。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题斋室的二首七绝。第一首写西斋前萱草和合欢花,并由此而想起自己的心事。第二首抒发对萱草、合欢花的感怀,表达了对世事不扰的内心境界的追求。两首诗均以咏物言志为主,但各有侧重。《郡斋夜坐》一诗,诗人在斋室读书,因窗前有合欢花盛开,遂即景成吟,借萱草来表达自己对世事不扰的内心境界的追求。 “合欢香影拂西斋”
【注释】 蒙恩加职寄馀杭——指作者被朝廷任命为杭州知州的官职。蒙恩,受到恩典;加职,提升官职;余杭,杭州的别称,这里借指作者新的职务。 希文资政——指张资政张元干,字希文。 燕石宁参楚璧珍,六膺君桨共言纶——燕石,喻指美玉,此处以美玉比喻张元干。楚国的宝玉(璧)和珍宝(珍),比喻贵重的才能。六膺君桨,指张元干的诗作多次在皇上面前得到赞赏。君桨,指皇帝的御用之舟,这里借代皇上。
【注释】一志:一心一意。 事边徼(qiǎo):驻守边疆。 难甘:不甘心。景物催:春光催人老。 流年花易落:指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 细叶未成幄:指草木还未长高,无法遮阴。 飞蚊还聚雷:指蚊子聚集成团,像打雷一样。 颠毛从自变:形容头发变白。 肯使壮心摧:不肯使壮志消亡。 【赏析】此诗写于诗人晚年,时在长安。当时作者已经六十八岁,但鬓发犹黑,故以“颠毛”自谦。这首诗是一首七律,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首先将诗句翻译出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注意赏析的要点:①诗人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②这些景物在诗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注释:历来优秀的太守都重视农业和桑蚕业,为什么要在这座厅堂上栽种花朵玷污它呢? 已经喜爱古代贤人的形像,更移种芳香的花草陪伴它的清香。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芍药的描写赞美了古代贤人,表达了自己对农事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