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志事边徼,难甘景物催。
流年花易落,久戍雁频回。
细叶未成幄,飞蚊还聚雷。
颠毛从自变,肯使壮心摧。

【注释】一志:一心一意。

事边徼(qiǎo):驻守边疆。

难甘:不甘心。景物催:春光催人老。

流年花易落:指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

细叶未成幄:指草木还未长高,无法遮阴。

飞蚊还聚雷:指蚊子聚集成团,像打雷一样。

颠毛从自变:形容头发变白。

肯使壮心摧:不肯使壮志消亡。

【赏析】此诗写于诗人晚年,时在长安。当时作者已经六十八岁,但鬓发犹黑,故以“颠毛”自谦。这首诗是一首七律,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时光和壮志的深刻感悟。以下是逐句解释:

  1. 一志事边徼,难甘景物催。
  • “一志”指的是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情,这里特指诗人一心一意守护边疆的壮举。
  • “难甘景物催”表示不愿意接受岁月流逝所带来的衰老和变化。这里的“景物催”暗示了时间对人的无情影响,以及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
  1. 流年花易落,久戍雁频回。
  • “流年”指的是流逝的时光,这里用来形容美好事物如花般易逝。
  • “花易落”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美好的短暂性。
  • “久戍雁频回”则描绘了边塞士兵常年驻守,与家人相隔,使得思乡之情更加深厚。
  1. 细叶未成幄,飞蚊还聚雷。
  • “细叶未成幄”形象地描绘了树叶尚未长成可以遮蔽风雨的结构,暗喻人生的脆弱和不确定性。
  • “飞蚊还聚雷”则以蚊子聚集成团,如同打雷一样的形象来比喻人的头发逐渐变白,暗示着生命的衰老和自然的规律。
  1. 颠毛从自变,肯使壮心摧。
  • “颠毛”指的是白发,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生命衰老的无奈。
  • “肯使壮心摧”则是诗人的自我勉励,他不愿意让这些忧虑摧毁自己的雄心壮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状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坚持壮志的执着。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