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
上巳北塘席上 修禊春塘上,谁知物趣深。 万花开喜色,众乐出和心。 雨意随人住,杯情逐胜斟。 从兹穷塞地,佳节似山阴。 注释: 上巳:古代的节日名,又称三月三、上已节等,为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三月初三是举行,主要习俗是人们会到水边洗濯身体,祓除不祥,以祈求健康平安。北塘: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席:指宴席,宴会。 修禊(xì):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源于春秋时期,人们在河边清洗
【注释】 郡甫:郡守,这里指州郡长官。 初夏:春季和夏季交接的时节。 何无赖:多么无聊。无赖,不正经的人。 几日回:几个日子。 水凉开:心像被水冷却开一样。 闲鸣和:悠闲地鸣叫。 清风自往来:清凉的风自由自在地吹来吹去。 裁:裁剪、裁断的意思。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广州刺史时。首联“池馆何无赖,青春几日回”,是说在初夏这个季节里,那些池塘馆舍显得特别无赖,而美好的春光也转瞬即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层级为A,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世、事、人、理、境、情等。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本诗的注释要准确,译文要忠于原意。赏析要求能概括出全诗意旨,并结合诗句作分析。 “塞上逢寒食”,寒食节这天在边塞遇到寒食节,说明诗人当时身在边塞。“郊园此重临”,是说郊园之中再次来到这地方。“一时行乐意,万室欲春心”意思是说在这寒食节这一天
《题养真亭》是宋代诗人韩琦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新葺公居北: - “新葺”:意为重新修建或修缮,通常指的是对已有建筑进行修复或添加新的部分。 - “公居北”:指韩琦的住所位于北方,可能是指其政治地位或居住地的方位。 2. 虚亭号养真: - “虚亭”:指一个空旷而没有特定用途的亭子。 - “号养真”:意味着这个亭子被命名为养真,可能是为了表达养真(保持真实
【注释】 一来:来到。 走马:骑马疾行。过三秋:指时间过得快,如过三秋一样。 万绪事:千头万绪的事务。常:总是。 九分春:春天已过半,意即春天将尽。休:停止。 莺花:即莺啼花谢,比喻美好的时光消逝。目:看,观赏。 霜雪只侵头:形容冬天来临,白花花的霜雪覆盖了头顶。 风光住:指美好的景色不再。 【赏析】 《感事》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注释】 1. 群芳主:众花之主。 2. 孰(shú)过:谁可比得上。 3. 艳新:花的色艳,新鲜娇美。 4. 品少:指花的品质不高,没有多少价值。 5. 开晚:花开得晚。 6. 瑶姬:传说中为王母娘娘侍奉的仙女。 7. 金缕歌:用金线绣成的衣裳,古代贵妇的衣服。 8. 寒边:北方边境,此处泛指偏远寒冷的地方。 9. 幸活:有幸存活。 10. 魔:这里比喻恶劣环境的影响。 【赏析】
重九次韵答真定李密学琴瑟烦更化,椒兰喜望邻。致仪惭蚁酬,申好忝莩亲。惜此登高节,难偕逐胜宾。遥知潭上酌,多少插花人。 注释与赏析: 1. “琴瑟烦更化”:琴瑟代表夫妻或亲密伴侣之间的关系,此处指夫妻关系因频繁变化而感到烦恼。 2. “椒兰喜望邻”:椒和兰是两种香草,常用来象征美德,喜望邻表示对邻里之间美德的欣赏。 3. “致仪惭蚁酬”:致仪意为送礼,蚁酬指微小的礼物,惭愧于以微小礼物回报大礼。
【题解】 此为登览胜亭有感而作。首句“极目知何胜”,意谓放眼远望,不知何处更胜。次句写亭子耸峙东西,高入云端。第三、四句说天虽限夷夏,但人们却失去了自我。第五、六句写远木已秋色染,乱云尚夕阴。最后两句说自己独与清风相会,不胜惆怅,抚霜镡而太息。 【注释】 极目:极目远望,远眺。胜,胜地,胜景。岑:山。人自失喉襟:人失去了自己的咽喉和衣襟。喉襟,这里指人的喉咙和衣襟,比喻人的呼吸和生命。 【译文】
雪 六花来应腊,望岁一开颜。 歌舞喧侯第,风沙杂戍关。 馀芳留草树,清兴入江山。 后夜高楼月,萧然昆阆间。 注释:雪花从天空飘落,应和着腊月的寒冷。盼望新年到来时能开心地一笑。在欢乐的歌声中,侯门之家的庭院里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在风沙弥漫的边关,守卫的将士们也感到振奋而充满豪情。雪花虽然融化了,但留下的芬芳还留在花草树木之间;我怀着愉悦的心情登上高楼,看着那明亮的月亮洒下一片银光;此时此刻
晚步后园觉有春色 在傍晚时分,我漫步在后园里,突然感到春天的气息。 桃李知春意,阳和到嫩萌。 桃树和李树知道春天的到来,阳光温暖地滋养着它们。 风霜谁自困,莺蝶始多情。 风吹霜冻,让鸟儿和蝴蝶都变得有些困顿,但春天的到来使它们恢复了活力。 终入芳菲赏,休论早晚荣。 我们欣赏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不必去计较它是否在清晨或傍晚出现。 穷边何所负,轰鼓醉金觥。 无论身处多么遥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