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鉌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易逝。它通过描述宇宙中万物的生长和衰老,来反映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茫茫宇宙内,此柄伊谁司: 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是谁掌管着这一切?这是一个疑问,表达了对宇宙秩序的好奇和对存在的思考。 2. 后生无典刑,流风砭人肌: 年轻一代失去了榜样和法则,他们的风尚就像锋利的刀刃一样,刺入人们的肌肤。这里的“典刑”指的是道德规范或榜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采药来,神山在何许。忽闻瀛海头,居然一玄圃。 - “采药来”表明诗人为了寻求药材而来,“神山”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暗示了诗人对于仙山的向往和追求。而“忽闻瀛海头,居然一玄圃”则是说诗人突然听到了瀛海之边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那就是玄圃。 2. 天风吹轻帆,至人展良晤。圃中药千本,历历皆手树。 -
【注释】 1. 春雨:春天的雨水 2. 莆城:福建省福州市 3. 滨海:海边 4. 逻卒:边防士兵 5. 玉食:珍贵的食物 6. 何暇:何须 7. 仓:粮仓 8. 陈粟:旧粮 9. 乡闾:乡村里巷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农民生活困苦,渴望改善现状的诗。诗人从春雨写到稻米,然后写到物价,最后写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政府的责任。 首句“春来一月雨”,春天来了一个月,雨下个不停。第二句“米斗钱三千”
茶荔谣 阳春播一气,着处成芳菲。 闽地本荒落,山川亦何奇。 嬴刘始为郡,望秩暨武夷。 通仕良鲜少,贡入还稀微。 晚唐得常公,文化今有遗。 国初归职方,况复兵革稀。 圣化溥涵育,生生浩无涯。 昭陵锐图治,四夷息鞭笞。 峨峨四谏官,日晏犹彤墀。 君谟起南服,感知无不为。 芹曝犹欲献,茶贡讵非宜。 草木贵多识,荔谱何伤而。 岂意成滥觞,岁献妨耕犁。 当年东坡老,作诗叹荔枝。 诗语似成谶,采茶武夷溪。
【注】崇安县学:指福建崇安县的县学。 出山未逾月,辄复入山去。 平生武夷志,兹游适真遇。 诛茅倘可遂,岂但山水趣。 扶摇欣夙心,踌躇动长虑。 恭惟文公学,倡道匪虚语。 向微剖析功,斯人遂聋瞽。 斋居一原叹,此叹无人悟。 晚年制作心,门人未轻许。 真实浸泬寥,枝叶谩夸诩。 漂沦未百年,剽窃立门户。 吾党固有愆,斯道自今古。 扶偏须忠臣,邪说可无距。 同志此来游,兴言激余素。 礼乐愧河汾,兴唐竟谁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共八句,内容如下: 1. 七闽古要荒,是为越南徼。 2. 秦汉列职方,居民亦稀少。 3. 文风渐褰开,李唐盛称表。 4. 问之何因尔,风气有先兆。 5. 桓桓观察公,切切廑告诏。 6. 至今章掖流,诗书被馀照。 7. 伊洛道既南,考亭重继绍。 8. 譬之中天日,万古垂炳耀。 9. 岂但行中原,衣被弥岭峤。 10. 云胡一气迁,变化有难料。 11.
《易经致用院李同知论海舶》 上致用院李同知论海舶 易经致用,始于伏羲神农; 耒耜既生,聚敛交易; 私公不交,本末无倒悬。 古人致用术,称物无不偏; 禹贡九州,中邦之外也。 四方贡献,不畏远边; 碣石之北,冀右海岱青徐。 东南沿海,淮扬江海沿。 宝远物,有道归陶甄; 成周治国,半在周官编。 虞衡商贾,何不捐末利? 艰难开国心,什一犹欲蠲; 裒益固道,公功格皇天。 后儒不知学,说理多虚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语言,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题林氏药圃”,然后分析诗歌的主要内容,再根据内容进行赏析。具体来说,此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良好祝愿;全诗以“药”为引子,写自己与林氏交往的经历。 【答案】 译文:只要我心有这个愿望,就难以抵挡它。至人是很难遇到的,我要向你致谢。授你药方却不给你药方
【注释】: 1. 赠琢砚:赠送给琢砚。 2. 我闻铜雀瓦,只覆娇屋姝(zhū)——听说那铜雀台上的瓦片,只是用来覆盖娇美的女子的屋子。 3. 又闻端溪石,只近贪泉夫(quán)——听说那端溪的石头,只是被用来靠近贪婪的人。 4. 胡为得贵重,置我几案隅——为什么能得到这么贵重的东西,把它放在我的书桌边角里呢? 5. 尚恐习气腻,解使简册污——还担心这习惯会让我变得懒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全诗共八句。每句的关键词和注释如下: 1. 壶山一片云,沧海一轮月。- "壶山":指山名。"片云":形容云彩的轻盈。"沧海":大海,用来形容月亮在海洋中的倒影。 2. 仁人典刑静,志士胸次阔。- "仁人"、"志士":都是古代对有品德的人的称呼。"典刑":法律或准则。"静"、"阔":形容内心的平静和宽广。 3. 我来登斯楼,抚景亦奇绝。- "我":诗人自称。"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