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铜雀瓦,只覆娇屋姝。
又闻端溪石,只近贪泉夫。
胡为得贵重,置我几案隅。
尚恐习气腻,解使简册污。
我有一寸铁,秉心与之俱。
永矢磨不磷,千载明区区。
彼哉瓦与石,飘掷付太虚。

【注释】:

  1. 赠琢砚:赠送给琢砚。
  2. 我闻铜雀瓦,只覆娇屋姝(zhū)——听说那铜雀台上的瓦片,只是用来覆盖娇美的女子的屋子。
  3. 又闻端溪石,只近贪泉夫(quán)——听说那端溪的石头,只是被用来靠近贪婪的人。
  4. 胡为得贵重,置我几案隅——为什么能得到这么贵重的东西,把它放在我的书桌边角里呢?
  5. 尚恐习气腻,解使简册污——还担心这习惯会让我变得懒惰,使得我手中的书籍都蒙上了灰尘。
  6. 我有一寸铁,秉心与之俱(jī)——我有一把一寸长的宝剑,始终把它带在身边。
  7. 永矢磨不磷(pín),千载明区区——永远磨砺不生锈,千年后仍然明亮如新。
  8. 彼哉瓦与石,飘掷付太虚(suō)——那些瓦片和石头啊,随风飘荡,最终归于虚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谦之词,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于世俗的不满和批评。

首句“我闻铜雀瓦”,通过铜雀台的瓦片,暗喻自己才华横溢,能够覆盖住那些娇美的女子;次句“又闻端溪石”,则通过端溪的石头,暗示自己清高脱俗,不被世俗所污染。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巧妙地将自己的才华比作铜雀台上的瓦片和端溪的石头,既表现了自己的才华出众,也表达了对世俗的不屑一顾。

第三句“胡为得贵重”,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为何能够获得如此珍贵的东西,却又将其置于书桌边角,表现出自己的谦逊和低调。第四句“尚恐习气腻”,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庸俗习气的警惕和厌恶,表示自己不会因为一时的富贵而变得懒惰或放纵。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手中的宝剑,表达了自己对这份宝贵礼物的珍视和守护。最后两句,“我有一寸铁,秉心与之俱”,“永矢磨不磷”,诗人通过对宝剑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和坚持,即使历经岁月的洗礼,也不会改变初心。同时,“千载明区区”一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即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不会有所动摇。

全诗通过对比和对比,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世俗的不满和批评。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宝剑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和坚持,以及对历史和未来的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