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
【注释】 湖干:湖水干枯; 四时歌:四季的歌谣。 竹飒飒:竹林沙沙的声音; 雪堕:雪花飘落; 梅寂寂:梅花静静的样子; 月明:月光明亮; 芦洲:芦苇丛生之地;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小屋; 响:发出声响; 书声:读书的声音。 译文: 竹子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雪花纷纷落下, 梅花静静地开放,月光明亮照得雪亮。 芦苇丛中传来渔船的灯火和渔夫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诗,诗人借“异草”这一形象,抒发了自己高洁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精神。前四句写异草之奇、异、幽;后四句写异草之志、性、节。 “南山有异草,不逐众卉荣。”起首两句,点出异草所生之地——南山,说明异草与众不同,不随众卉竞艳争芳。“不逐”,即不追逐,不追随。 “古澹无颜色,幽芳有馀情。”异草不同于一般草木,它虽然颜色暗淡,但香气浓郁,芬芳馥郁。这里,“古澹”与上句的“不逐”相呼应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要仔细审查选项。 “水居”意思是住在水上的房屋。此句的意思是住在水上的房屋里,可以捕鱼摘菜。 “享鱼煮蔬”,享受着鱼和蔬菜。此句的意思是在享受着鱼和蔬菜。 “载陈我书”,载着书籍来陈设自己的东西。此句的意思是载着书籍来陈设自己的东西。 “酒中有旨”,酒里也有旨味
【注释】 水居:水栖的鸟。 清昼:清晨时分。 无象:指没有形体,即“无形”。 希声:细微的声音。 咎(jiù)誉:怨恨和赞誉,这里代指人。 通理:常理,常道。 爰(yuán):同“援”,取。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水”为中心,托物寄情,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前四句写诗人清晨扫室,夜半拥衾,静心养性的情景,后四句则写自己虽远离世俗纷争,但仍与世隔绝,不沾阴阳之气
【注释】湖干:即指西湖。春风荡:春风轻拂着大地,使湖面泛起涟漪。柳绿:垂柳变青了,泛着淡淡的绿色。微雨洒:细雨纷纷落在湖面上。桃红:桃花在雨中更显得艳丽夺目。骋裘马:骏马奔驰在春天的路上。年少:年轻的时候。芳菲:花草的香气。老翁:年纪大了的人。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季里看到西湖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他对自己年华逝去、青春不再的感叹和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注释】 水居:泛指在水上居住。 乍过:刚过去,刚出现。 好风徐来:和煦的风徐徐吹来。 游云断续:游动的云朵时断时续。 众峰皆开:许多山峰都打开了。 欢然抚景:欢快地观赏风景。 尽兹一杯:喝完这杯。 世事如积:世间的事情就像堆积一样。 亦已焉哉:算了吧,就这样吧。 【赏析】 《咏怀》是王维借山水诗抒写隐逸之志的组诗。此首写于天宝五年(746)诗人任右拾遗期间。 后四句抒发感慨
旭日照舆中,仲冬蔼如春。 焚香玩羲易,瞑目怡心神。 每入野店中,宛若家室驯。 粝饭甘如饴,邹醪白于银。 充然醉饱后,晏卧刍槁茵。 但觉无事乐,不知客涂辛。 望望故园近,岁杪儿孙亲。 注释: 1. 旭日照舆中:旭日,指太阳初升时的光芒。舆中,指车中。 2. 仲冬蔼如春:仲冬,指农历十月或十一月。蔼,形容气候温暖和煦。 3. 焚香玩羲易:焚香,烧香。羲易,指周易(《易经》)。 4. 瞑目怡心神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杖策寻古寺,深山纵所如。 - “杖策寻古寺”描绘了诗人携带拐杖去探访一座古老寺庙的情景。"杖策"意味着手持拐杖,"寻古寺"则表明是在寻找历史悠久的寺庙。 - “深山纵所如”说明诗人在深山中自由自在地游览,不受拘束。 2. 古木连溪桥,修篁夹细渠。 - “古木连溪桥”描述了溪边生长的老树和连接两岸的小桥。"古木"强调了树木的年龄和历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采菊》。 译文: 天地有尽头,人生岂能常如此。 年岁不可知,富贵又何足为依恃? 昔日春边新生芽的嫩草,今日已随风飘逝。 四季轮回更替,百年光阴不断流转成空。 世间人心纷乱,谁能真正理解这物理? 故人采菊心自在,悠然自得超然物外。 注释: 1. 天地有终极:指宇宙的无限和时间的有限。 2. 人生岂常尔:人生不可能永远如初那样美好。 3. 年寿不可知:生命的长短无法预知。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凫”“菱”“菡萏”等词的写法。 【答案】 水居 ①泛舟湖上②吃罢丰盛的饭菜 ③荡起双桨④莲花盛开⑤我长年居住在这五湖之中 ⑥缓缓地来⑦悠然地去。 译文: 在水边住着,吃罢丰盛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