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陶
【诗句释义】 1. 秦州作:指杜甫在秦州所作的诗。2. 天真协古风:指他的诗歌风格与古人的诗歌风格相合。3. 惟白眼:只有白眼,指只有那些不屈的人才会用白眼对待他。4. 终岁感飞蓬:每年秋天都会感到飘零不定。5. 诗骨秋愈炼:诗骨经过秋天的磨练更加坚韧了。6. 禅心老更空:禅心经过岁月的洗礼更加空灵了。7. 举酒酹青桐:举起酒杯向青桐树祭奠。 【译文】 秦州作诗时,天真和谐古人风韵。
【注释】 入峡:进入山峡。病中:有病之时。同亥白兄:和友人相约同行。作:写诗。丙午:即元代至正年间,公元1346—1368年。峡石:指山峡中的岩石。无春色:没有春天的景色。不秋:不秋天。森已寒:已经是深秋季节了。终风:冬风。欺病骨:吹得人病骨都疼痛。骇梦:惊扰人的梦。慑(shè)惊湍(tuān):使人害怕湍急的水流。长:长久,久居。西归:指回到故乡。田舍:乡村的房屋,这里泛指农村。蓬荜:草屋
月黑风高,窗前听虫声,夜深了却难入眠。 身体瘦弱,床被越盖越厚,远在异乡的我更思念家人。 深夜里听到突然的骤雨声,归家的路更显得遥远难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注意要联系原诗进行理解。 “落日盐亭县”一句是点明时间地点,交代了这首诗的背景,为全诗定下基调,表现了诗人在日暮时分的所见所闻。“人烟不满城”,说明诗人来到盐亭,但城中却人烟稀少。这两句写景,写出了盐亭县城景色之清幽宁静。 “短林分野色,乱石漱江声”两句写景,描写出盐亭县的自然风光
【注释】乙巳:农历的日期。房栊敞虚白,晓色上帘帏。房栊,屋宇的门窗。虚白,空阔明亮。初日寒鸡静,晨风怖鸽飞。初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寒鸡,冷清寂静的鸡。怖鸽飞,鸽子惊起飞翔。开轩笼絮帽,缓带试春衣。轩,门旁的小窗。笼絮帽,把棉帽戴在头上。缓带,宽松的衣带。试春衣,穿新做的春天的衣服,准备出去郊游。羡煞南山豹,烟霞老翠微。南山豹,山中的豹子。烟霞,云雾缭绕的山峰。老翠微,绿树葱茏的山腰。
【注释】 1、早秋夜雨:指诗人对毕展叔的思念。 2、赋别三春远:指在离别之际,时间已过去很久。 3、及群怜短翼:指同情那些弱小的鸟。 4、寒烟梦里寻:指梦中寻找回家的路。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秋天夜晚,听到雨声,想到远方的亲人,心中充满思念之情。这首诗通过描绘秋花、风叶、蝴蝶等物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注释】: 戊申:指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 泥爪:泥制的鞋。 骑款段:骑马。款段,即马鞍。 乡里:家乡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知弟弟寿门来信后的感怀之作。全诗四联,前两联写自己接到信时的惊喜之情;后两联写弟弟的信及自己对弟弟的思念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真意切,表达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 首联“梦远西堂寂,风高北雁斜”,以梦境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因弟弟的来信而感到惊喜的心情
注释: 人天无故物,萧寺亦更名。 留佛看今古,笼诗写性情。 花繁迷碣影,山静觉琴声。 笑谢同游客,观空句又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潼川夏日游琴泉寺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历史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先来看第一句“人天无故物,萧寺亦更名。”诗人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他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什么是无缘无故的。而萧寺也是一座寺庙,它的名字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入峡病中同亥白兄作 其三 (丙午) 泛宅吾家事,艰难上峡船。 飘飘携八口,草草问三川。 乞米多新帖,躬耕少薄田。 经时到茅屋,破釜定空悬。 注释: 1. 泛宅吾家事:泛指家中的琐碎事情。宅,家宅,这里指家里。 2. 艰难上峡船:形容上三峡时的困难和危险。 3. 飘飘携八口:形容一家人带着孩子漂泊的样子。 4. 草草问三川:形容在三峡之间随意问路,没有详细的规划。 5. 乞米多新帖
【译文】 二十年来,为了谋生,事事都违背了兄弟的情分。 严寒中,为什么偏偏来到我这里?三圈地走过了,却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家。 年纪大了反而更显出老态,心情枯萎,头发也渐渐稀少了。 看着你,不禁想起过去的事情,热泪洒在我的春衣上。 【注释】 廿载:二十年。 为兄弟:指做兄弟。 齿壮亲愈老:年岁大反而显得更加衰老。齿壮,齿壮发黑,比喻年青。亲愈老,亲(兄弟)越来越老,指年事已高。 心枯发渐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