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石无春色,不秋森已寒。
终风欺病骨,骇梦怯惊湍。
久客飘零惯,长贫去住难。
西归访田舍,蓬荜未应完。

【注释】

入峡:进入山峡。病中:有病之时。同亥白兄:和友人相约同行。作:写诗。丙午:即元代至正年间,公元1346—1368年。峡石:指山峡中的岩石。无春色:没有春天的景色。不秋:不秋天。森已寒:已经是深秋季节了。终风:冬风。欺病骨:吹得人病骨都疼痛。骇梦:惊扰人的梦。慑(shè)惊湍(tuān):使人害怕湍急的水流。长:长久,久居。西归:指回到故乡。田舍:乡村的房屋,这里泛指农村。蓬荜:草屋,这里指贫苦人家的简陋住所。未应完:不应完备。完,齐全、完备。

【赏析】

此为作者在旅途中因病滞留山峡,与友人同病相怜而写下的一首五律诗。诗的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又以自己的身世遭遇来烘托景物,从而更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当时内心的感受。全诗写得含蓄蕴藉,情真意切。

“峡石无春色”是说山峡里的岩石没有春天的色彩;“不秋森已寒”则是说到了深秋时节,草木已经凋零,寒气逼人;“终风欺病骨”,意思是冬风吹着身体感到疼痛难忍;“骇梦怯惊湍”,意思是梦中被湍急的江水吓得胆战心惊。这四句写景,笔调沉郁悲凉,表达了自己因疾病滞留山峡而心情沉重,对大自然的冷漠以及内心的凄凉之感。

“久客飘零惯”,是说自己久居他乡,漂泊不定;“长贫去住难”,意思是长期贫困,难以安居乐业;“西归访田舍”,表示想回到家乡;“蓬荜未应完”,意思是简陋的住所还未能修葺好。这四句抒情,表现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及思归之急切。诗人在这首诗里,把个人的命运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广大人民的痛苦生活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写得沉郁凝重,感情真挚深沉,语言凝练含蓄,形象鲜明生动。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又以自己的身世遭遇来烘托景物,从而更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当时内心的感受。全诗写得含蓄蕴藉,情真意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