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陶
【注释】 黔突:指黔地的山岩。黔,泛指贵州一带。何日:何年。饥驱:饥饿驱使。笑此身:自嘲。加餐:请客吃饭。就热:取暖。行厨:做饭。报尔神:回报你这位神仙。还山当辟谷:回家后应该实行辟谷,即不食五谷杂粮,以期长生不老。三叹撤劳薪:三次叹息而撤去辛苦劳作所得的薪火。 【译文】 贵州山岩中不知何时才能得到解脱,我被饥饿驱使,只能笑着看待自己的处境。请客人来劝我吃一顿饭,久居此地已习惯有人照料取暖
这首诗是琉球国的刀歌,由周补之创作。下面是对诗歌逐句的解析和翻译: 岛夷作佩求元金,红炉夜铸东海深。 七宝装成赠华客,一片冰蛟射人白。 携归远自伊奇麻,晶莹照眼生空花。 水光霞彩绚金碧,曾采扶桑十日华。 镰锷空明无锈涩,秋霜秋月争寒色。 枉将切玉炫西湖,不用揽环夸大食。 欢斯开国异姓王,何曾横海勤梯航。 空传赍诏虚隋代,几见挥戈黩汉皇。 洪武以还修贡职,旌头寸铁不加饰。 岁遣银簪耳目官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战地生机尽:描述了一个战乱之后,原本充满生机的地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2. 时和草不蕃:虽然天下太平,但草木茂盛的生长却受到了限制,无法肆意生长。 3. 干戈贻实祸:战争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祸患。 4. 《道德》寄空言:老子的道德思想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得到实践。 5. 穴处民风鸷:居住在洞穴里的人们性格凶猛。 6. 沙飞日气烦
【注释】 1、望月:即观月。 2、戊申:七月十三日,诗人在长安。 3、故乡月:指天上圆月。 4、客衣:指身上所穿的衣服。 5、天长蟾影遍:指天空中皎洁的月光把大地照得如水一般。 6、人倦露华微:意谓游子身经长途劳顿,疲惫之极,露气尚不能沾湿衣裳。 7、家山梦到稀:意谓家乡山水之美已难以见到。 8、清晖:明亮而清澈的光辉。 9、无一字:没有一封信。 【赏析】 诗是一首抒情之作
【注释】 1. 出栈:指辞官归去。2. 天彭井络:指四川的广元、绵阳、彭县一带。3. 指螺收:形容井口像蜗牛壳,有螺纹。4. 险语:险恶的话,这里指朝廷的猜忌。5. 留:留住。6. 明日:指明天。7. 题诗:写诗。8. 归梦稳:归梦安定。9. 澹烟乔木:指绵州(今属四川德阳)的景色,澹烟,指薄雾。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冬。当时作者在长安任左拾遗
驴背诗情古,天涯破锦囊。 风尘嘲杜老,衫笠画襄阳。 人困乡愁集,春寒酒力强。 竟遭长官骂,应坐太颓唐。 注释: 1. 驴背诗情古:在驴背上创作诗歌,情感深厚而古老。 2. 天涯破锦囊:形容诗人在遥远的旅途中,用破旧的锦囊记录下心中的诗意。 3. 风尘嘲杜老:在风尘中嘲笑杜甫的老态,暗指自己年岁已高。 4. 衫笠画襄阳:用衫和笠装扮成襄阳(地名)的样子,形容自己模仿古人的形象。 5. 人困乡愁集
【注释】利州:今四川广元市。巴渝:今重庆一带,古称巴国和渝州。郭:城。峡中:指瞿塘峡。 译文:利州的山水风光在秋天显得特别宜人,江水波浪轻轻荡漾,绕过城郭缓缓流去。仿佛看到一条船从巴渝东去,船上的帆篷被风雨打得鼓起。 赏析:这是一首七律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首句“利州山水淡宜秋”是总写利州山水之美,点出利州在秋季时景色宜人,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注释】: 戊申:年号。 奔走虎中岁,穷愁已十年:奔波劳累在仕途上已经十年了。 攻文聊送鬼,辟谷便能仙:用学问去应付那些权贵,就可以升官发财;不吃五谷就能成仙。 人梦惟孤鹤,留看剩一钱:梦中只有一只孤鹤,留下的只有一文钱。 故人原不贱,裘马自翩然:老朋友并不低微,他的马匹和衣服都很华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一种反思和批判。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故人的不同遭遇
【译文】 老龙(即木龙)进入山林,山中的灵气被它所笼罩。它的肚子鼓起,鳞甲显得十分威猛。 储存的精华遍布几千里的大地,就像一根草现出丈六的身材。 樗栎树木轮形弯曲,坚韧不屈;松柏树木牢固,难以动摇。 大才之人难于重用,这都是天数决定的。 风雨声从地上传来,普通人回头看看,什么也没有发现。 你看不到神州大地草木蓬勃生机灵秀,但它们在蛮荒之地却只能苟延残喘地生存。 【注释】 1. 娑罗:娑罗树。 2
注释: 月夜展读亥白兄书札(甲辰):夜晚在月光下打开亥白兄寄来的书札。 君昔游京华,我居沌水北:君曾经游历京城,我居住于沌水之北。 思君寄远书,琐屑动盈幅:思念你写寄给你的书信内容很多,纸张上密密麻麻都是些琐事。 一纸逐鸿飞,离愁满心曲:一张信纸随风飘去,我的离愁就像这曲调一样充满了内心。 今我客京华,君居沌水阴:现在我在京城为客,而你却居住在沌水的南边。 翩然通尺素,重若双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