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生机尽,时和草不蕃。
干戈贻实祸,《道德》寄空言。
穴处民风鸷,沙飞日气烦。
秦人从古拙,那解住桃源。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战地生机尽:描述了一个战乱之后,原本充满生机的地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2. 时和草不蕃:虽然天下太平,但草木茂盛的生长却受到了限制,无法肆意生长。
  3. 干戈贻实祸:战争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祸患。
  4. 《道德》寄空言:老子的道德思想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得到实践。
  5. 穴处民风鸷:居住在洞穴里的人们性格凶猛。
  6. 沙飞日气烦:沙漠中飞扬的沙尘使得天气变得焦躁不安。
  7. 秦人从古拙:秦人(指秦国人民)从古至今都保持了一种质朴无华的性格。
  8. 那解住桃源:他们怎么可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桃花源”生活呢?

结合诗意和注释,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战乱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于和平与自然之美的向往。通过对比战争带来的创伤和战后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老子哲学在现实中的困境,即道德观念无法得到实际应用。最后,诗人以疑问的形式结束全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评。

这首诗不仅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写照,也是对人性、社会和自然三者关系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诗句的解析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