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镃
【注释】 湖上:湖上的景色,指西湖。万红飞尽雨如烟:万顷荷花凋零了,雨下得如同烟雾一样,朦胧迷离。心事伤春哭杜鹃:伤心于春天的离去,哭泣杜鹃鸟。游子不来弦管歇:游子(诗人)不来,琴瑟不再弹奏。画船空系柳丝边:画船被系在岸边柳树的旁边。 【赏析】 “万红飞尽雨如烟”,是写眼前之景。雨中的万红,是一片片的荷花残叶,它们随风飘落,像无数只彩蝶在舞动。雨中之烟,则是雾气蒙蒙。这景象很美,但更让人心酸的
【注释】 孤雁:指大雁。 叫入青云忆弟兄,影随双翮见分明。 “叫”是鸣叫,“入”字暗含了“飞入”“飞上”的意思;“弟兄”指雁群;“影”字暗含了“影随”的意思;“双翮”指翅膀;“分明”指清晰可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雁群的飞行姿态。 黄昏独过秋江上,自拣芦花歇又惊。 黄昏、秋江、芦花、惊等词语,都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译文: 叫声直冲云霄怀念着兄弟,身影随着双翅显现得清清楚楚。
秦镜 金色的铜镜,颜色斑斓,闪烁着奇异的光彩。它照在人的脸上,使人感到心惊胆战,仿佛有鬼神降临人间。 这面镜子是秦始皇时代的,当时山东的诸侯们纷纷前来朝拜,希望能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和恩宠。然而,当这面镜子被铸造出来后,却让秦始皇感到不安。他认为这个镜子会干扰他的江山社稷,因此下令将镜子销毁。 这面镜子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反而更加耀眼夺目,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宝物。它不仅能够映照出人的灵魂和内心世界
注释:茶在圆石磨边转动时,晴空的雷声隐隐约约像玉云在飞。茶龙身体进入波涛中,化作清风飘去不返回。 赏析:这是一首咏茶诗。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茶叶在水中被研磨的过程。首句“圆石磨边转片时”,以“圆石磨”为题,既指碾茶用的石磨,又隐喻着人生、世事,说明人世的艰辛,生活的压力,需要经历磨难与挫折。第二句“晴雷隐隐玉云飞”,将茶比作玉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茶叶在水中翻滚的姿态
注释:野棠花开后忽然飞来,又趁着秋风回到海上。 来到国境就栖息,梦中应有归巢的梦思,因为巢已空了月落旧楼台。 赏析:这是一首咏燕诗。诗人借燕子的南迁北返,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首句以“忽来”二字写出燕子的突然而来,第二句写燕子的南归,第三句写燕子在南地有巢,第四句写燕子北归,最后一句是说燕子南归后,它的旧巢已被破坏,它只能在梦中思念着旧巢。整首诗用笔细腻,情致深婉,寄意幽曲,富有诗意,耐人寻味
注释: 1. 竹风吹动草根尘,熠熠高低自照身。 注释:竹风吹动着草根上的尘土,萤火虫的闪烁在光影下显得格外明亮。它们在草丛中上下飞舞,照亮了整个身体。 2. 每夜囊盛光到晓,书斋送与少灯人。 注释:每当夜晚来临,我会将萤火虫放在一个袋子里,让它们发出光亮直到天亮。然后,我将这个装有萤火虫的袋子送给那些喜欢观察萤火虫的朋友
【解析】 此为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踏雪寻梅》,全诗如下: 探春绕遍玉阑干,香暗冰痕屐齿寒。 怕有花头遭冻损,枝枝呵手掐来看。 【赏析】 首句“探春绕遍玉阑干”。春天来了,花儿开了,百花争艳,而梅花却含苞待放,不轻易开放。作者在欣赏了百花的娇美之后,又去观赏梅花。他沿着栏杆转了一圈,发现梅花已经开了不少,有的还冒出来了头,但都还只是含苞待放。于是,他顺着栏杆边走边看,欣赏着那一株株、一朵朵的梅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了解大概意思,再根据题干要求,逐句分析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月夜敲砧”意思是:月光下敲打着砧石,发出声音。砧是古代用来捣衣的石器,用杵击打,以使布帛等纤维类物质成为浆糊状,以便缝纫或粘合。“沉沉万籁满天星”,形容夜深寂静无声,万物都静止了,到处是星星点点的灯光。“药兔秋声处处明”,指秋天的夜晚,月亮明亮,虫儿鸣叫
【解析】 “茫茫”意为“辽阔”;“海树”“烟”指树木在海面上,因海水而显得朦胧;“推过篷窗”指船在摇晃;“对月眠”即指船在摇晃中睡觉。颔联是说:半夜时分,听到橹声摇动船身,才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趁潮多有”指潮水上涨时,船只很多。“渡江船”指渡过长江的船只。尾联的意思是:乘着涨潮,有很多船只在江上航行。 【答案】 译文:茫茫的大海之上,树木在海上远看,仿佛生出了烟雾,推开船篷,对着明月入睡。半夜时
秋风把钓 注释:用“秋风”作为比喻,形容垂钓时的心情。 译文:秋天的风轻轻地吹来,让我感到心情愉悦。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秋风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在秋天里钓鱼时的愉悦心情。秋风象征着宁静、平和,与诗人此时的心情相得益彰。 寒潭水落石生衣,败叶吹来卧藓矶 注释:寒潭指的是寒冷的水潭,水落石生衣意味着石头被水浸湿后露出了原本隐藏的部分。败叶指的是飘落的树叶。卧藓矶是指躺在石头上的苔藓。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