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宪
竹枝 其一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 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注释:竹枝歌辞:其一是《巫山高》的第二首。门前:指门前的江边。春水:指江上的春水。白蘋花:一种浮在水面的水草,白色的花瓣像花一样。岸边:指岸边的沙滩上。没有人:指岸边没有人行走。小艇:小船。经过:从船上经过。江欲暮:黄昏时分的江面。散抛:随意地丢弃。残食:剩下的食物残渣。饲(shì)神鸦:喂养乌鸦。神鸦:乌鸦。 赏析
【注释】 “渔歌子”,唐教坊曲名,即《渔歌子慢》。“其二”是第二首。泛流萤:在水里游着萤火虫。“明又灭”,指流萤闪烁。流萤,一种能发绿色或红色光的萤火虫。“夜凉水冷东湾阔”,夜色清凉,水面冰凉。“东湾阔”,指水湾广阔。湾,水边弯曲的地方。“浩浩”形容风吹得很大。浩浩,水波荡漾的样子。“笛寥寥”,指吹笛的声音很微弱。“杜若洲”,一种香草,这里指江边的沙洲。“香郁烈”,香味浓郁。“宿雁霜时节”
注释:窗下有时留客人住宿,室内没有事情可以相伴僧人安眠。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诗中的“客”指的是来拜访的人,“僧”指的是僧人。从诗的字面意思来看,作者在窗下留宿客人,室内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陪伴僧人睡觉,这可能意味着作者在忙碌之余,还抽出时间招待客人,体现了他的谦逊、好客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写留宿客人和陪伴僧人入睡的情景
艳冶青楼女,风流似楚真。 这句诗描述了一位美丽而迷人的女子在青楼中的情景,她的美貌与风采足以媲美楚国的美女。 骊珠美玉未为珍,窈窕一枝芳柳,入腰身。 这句诗表明这位女子的美貌和魅力并非仅仅局限于她的外貌,而是她的气质和才华也同样令人瞩目。她的美丽如同一枝芳柳,婀娜多姿,令人陶醉。 舞袖频回雪,歌声几动尘。 这句诗描绘了女子舞蹈时的优雅姿态和她歌唱时的动人声音
【注释】 乱绳千结绊人深:比喻感情纠葛,情丝缠绕。 越罗万丈表长寻:越罗指越女之罗衣,万丈指高远。比喻情感深远。 杨柳在身垂意绪:杨柳在身上垂下来是因有情思。 藕花落尽见莲心:藕花谢了,露出的正是莲心,比喻夫妻之间感情破裂。 赏析: 此诗用柳、杨、荷来写离别之情。前两句以“乱绳”、“越罗”比喻情丝缠绕,情意缠绵;后两句以杨柳和荷花的衰亡象征爱情的终结。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精当
【注释】烹:煮;橦(chuāng)花:即“橦子花”,一种名贵的花。 【赏析】首句写春日清晨,诗人起床后到厨房烧火做饭,准备一日的饭食。次句写诗人早起种花,以自娱。两句都是写实,但都写得平实自然。第三、四两句是虚写。种花是为了取悦于人,这里诗人故意说“春杼”去种“橦子花”,其实他心中所想的却是“采莲女”、“采菱女”。诗题中的“闺怨”二字,正由此而来。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时所作。诗人在长安生活了十年
【赏析】 此篇是咏古伤今之辞。“思越人”是唐教坊曲名,本意写吴王夫差在姑苏临江亭上所思越王勾践的故事。诗中以吴王夫差自喻,表达了他怀念越王勾践的情怀。 “渚莲枯,宫树老,长洲废苑萧条。”这三句是全篇的首句,起兴点题。诗人从眼前景象着笔:残荷败柳,荒凉废苑。这既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又写出了当时吴国形势的颓败。接着由景及人:“想像玉人空处所”,诗人想到当年与自己相恋的美女如今不知流落何处
【注释】 数枝:几枝。梅花,又称“寒梅”、“香梅”,为冬末春初开花的木本花卉。短墙,指矮小的院墙。雪萼:花萼上的积雪。红跗(fū):红色的花托。相映:互相辉映。引起:触动。边塞情:指作者对边防将士的思念之情。空听:只能听到,徒然地听着。隔江声:隔着江水传来的声音。 【赏析】 这是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咏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第一句写梅花在矮矮围墙上开放,开得和雪一样白
定风波 · 帘拂疏香断碧丝 帘风吹拂,花香四溢,碧丝轻摇。泪洒衫襟,仿佛黄鹂啼鸣。 上国献书人不在,凝眉,晚庭又见落红时。 春日漫长,心绪却急切,翻覆思量,年复一年,时光流逝,却未能如期相聚。 应是秦云兼楚雨,留住,向花枝夸说月中枝。 赏析: 这首《定风波》描绘了春天景色与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
《谒金门·留不得》的诗句及其译文如下: 1. 诗句释义: -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 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无谓的感叹。“留不得”直接表明无法挽留,而“留得也应无益”则说明即使留下来也没有任何好处,反映了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哀。 - “白苎春衫如雪色” 形容穿着白色苎麻制成的衣服如同雪一样纯洁。这里不仅描绘了服饰的美丽,也暗示了其主人的清高品格。 - “扬州初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