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注】 使君:指魏使君。 春兴满:春天的兴致满溢。 彩笔:指作诗用的五彩笔。 浊醪:指酒。 双阙:皇宫,指长安。 蛟龙:比喻人才。 鸿鹄:喻志士。 淹留:滞留。 楚客:指我。 攀援:攀缘。 桂树:指月宫,传说月中有桂树。 离骚:屈原的《离骚》,是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魏使君宿于龙洞山寺时同赋的,共二首,此为第二首。诗中写景叙事抒情,浑然一体,意境清丽,风格自然。 一
诗句解读: - “春满梁园兴不孤”: 春天充满梁园,但我并不感到孤独。这里的“梁园”可能指的是一个园林或者文人聚集的地方,而春天则象征着生机和活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尽管环境可能显得有些荒凉或萧条,但自己并不因此感到孤独或消沉,因为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 “平台一望尽平芜”: 站在高台上,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平坦的原野。这里的“平芜”可能指的是广阔的田野或平原。诗人通过这个景象
诗句输出:三径萧条雨雪前,使君除夕报周旋。 译文注释文本:在除夕夜,魏使君携长君及黄山人一起来访,我们共同赋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宁静和温馨氛围,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与友人欢聚一堂的情景。诗中的“三径”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空间,而“雨雪前”则暗示了除夕夜的到来。“使君”指代诗人的朋友魏使君,他的来访让诗人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和温暖。“报周旋”表达了他为诗会的到来感到高兴
注释: 回壑深林绕梵宫,春来吟眺使君同。 空潭忽散三峰雨,暗穴常吹半夜风。 人拟二龙精自合,诗看五马步逾工。 诸天坐失悬镫色,明月先投入掌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回壑深林绕梵宫,春来吟眺使君同。 回壑深林绕梵宫,指的是回山的深谷和森林环绕着梵宫,象征着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春来吟眺使君同,指的是春天到来时
注释: 1. 秦丈为武昌公建开利寺观鹅亭:秦丈,指秦少游的字,他曾任武昌公建开利寺的主持。观鹅亭是他在寺内修建的一个观赏鹅的亭子。 2. 江上新亭接梵台:江上,指江边的;新亭,指新建的亭子;梵台,指佛教寺庙。这里描绘的是江边新建的亭子与寺庙相连接的景象。 3. 风流重忆右军才:风流,指才华横溢;右军,指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以书法名世。这里表示对王羲之才华的回忆。 4. 相携爱马高僧过:相携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龙洞山寺为背景,描写了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下面是逐句翻译: 秀色中峰独不群,藤萝二月已纷纷。 【译文】:美丽的山峰独自不与其他山峰相似,藤萝在二月份就已经纷纷扬扬地生长。 诸天近海金银气,双峡长春锦绣文。 【译文】:众山靠近大海,仿佛散发着金银般的光彩;双峡之间春意盎然,如同织锦般绚丽多彩。 塔影半空悬落照,溪流一曲洒浮云。 【译文】
诗句注释: - 削成东壁五云屏,下有龙宫夜不扃(yīn):形容山峰高峻,如同屏风一般。 - 斗柄故临双瓮转(wèng):斗柄,北斗七星的柄部,形状像勺子一样;转,转动。双瓮,两个大瓮。 - 月明常对一珠亭(tíng):在月光照射下,亭子像珍珠一样明亮。 - 春回竹叶杯光白:春天来临,酒杯中的竹叶泛出白色的光泽。 - 天逼莲花剑气青:天空逼近如莲花般的剑气,使其显得更加青色。 -
诗句解析与译文: - 第一句:“莫问看春第几场,才兼风雨更茫茫。” - 注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春天的景色固然美好,但诗人并不关心这些,因为他知道,即使是最美好的春天,也会有风雨相伴,人生亦是如此。这里的“第几场”可以理解为对人生的无奈和接受,而“才兼风雨更茫茫”则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豁达和淡然。 - 第二句:“能无对酒思公子,亦有登楼望故乡。”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张旭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他对张旭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才能的认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markdown 【送张转运之南康 其二】 转运风流动海方,仆臣司驾早称良。 齐盐万斛乘艘下,冀马千群入塞长。 庐岳使君新领郡,金陵仙吏旧含香。 须知共理劳明主,不但西京数赵张。 ``` 逐句释义 1. 转运风流动海方:转运是指转运使
诗句释义: 此去专城又楚都,遥临五岭压三吴。 译文: 这次出行前往的是一座专门的城市,同时也是楚国的都城,它高耸于群山之上,俯瞰着五岭和三吴地区。 关键词: - 专城:特指某个城市或者地区。 - 楚都:指的是楚国的都城,也即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 - 遥临五岭压三吴:意味着从这个城市出发,可以远望到五岭山脉,它们如同山峰一样屹立在前方,同时也可以俯视到三吴地区(今江苏南部一带)。 - 落星寒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