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魏使君以太公登太山 何言紫气满昆仑,须信中原五岳尊。 南极一星朝日观,东方千骑拥天门。 舞衣重染云霞色,探箧深衔雨露恩。 试向丈人峰上望,徂徕新甫拱儿孙。 注释: - 何言:如何说。 - 昆崙:昆仑山,位于中国西部。 - 须:应该。 -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这里泛指中原大地。 - 南极:北极星,在北方的天空中。 - 朝日观:即日观峰,是泰山的一个著名景点。 - 东方:这里指的是泰山的东侧
【注释】 ①寄子与:寄给儿子。何言雨雪蓟门深,明日褰帷是上林:说什么雨雪在京城(蓟门)下,明天一掀开帷帐(是上林)就到了长安。 ②湖海弟兄:泛指亲友。云霄词赋:指自己为皇帝所作的诗赋。知音:了解我心意的人。 ③犹堪一起中原色:还能看到中原地区的风物。莫使长悬万里心:不要让思乡之心久久悬挂在心中。万里心:远在天边的家乡。 ④不为故人劳问讯,十年书札总浮沉:不替朋友(故人)写信问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中,“病苏忆王徐二子”的意思是:我因病卧在床上,怀念着你王氏、徐氏二位贤才
子与生病后移步至书,吴下群贤修禊事,欣然胜游。遥为属寄。 伏枕经春忆旧游,永和三日命扁舟。 艺苑一时人无忧,千载兰亭事可求。 吴下山川何蕴藉,王家兄弟本风流。 只愿搦管传觞处,有客中原自白头。 注释: 伏枕经春:卧在床上经过春天。 永和三日:古代历法中,永和三年三月三日是上巳节,古人在这一天祓除不祥,举行盛大的节日活动。 扁舟:小船。 艺苑: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泛指文学界或艺术界。
注释 1. 佳节高楼酒复清:在这个佳节的时刻,登高而饮酒。 2. 鲍山斜日入杯平:比喻酒杯中的液体像斜日一样,在杯中与地平线平行。 3. 天涯谁借穷交泪:在遥远的地方,谁愿意为我这样穷困的友人流泪。 4. 海内空传拙宦名:在四海之内,只留下了我这样的平凡官员的名声。 5. 四野浮云垂雪色:四野的天空飘浮着如同被霜打过的雪一般的颜色。 6. 千林朔气拥寒声:千万棵树林中弥漫着寒冷的气息
答赠庐陵刘山人 西来献策蓟门深,栖泊王家玉树林。 说剑夜高湖海气,鸣琴秋入薜萝心。 别时春色长相似,归去浮云不可寻。 萍梗愧君能记忆,十年遥寄白驹音。 注释: 1. 西来献策蓟门深:指你从西边而来,为朝廷出谋划策,深入到蓟(今北京)城。 2. 栖泊王家玉树林:在皇家的园林里栖息和徘徊。 3. 说剑夜高湖海气:夜晚,月明星稀,湖面上泛起波光。比喻你胸怀大志,有远大的抱负。 4. 鸣琴秋入薜萝心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余德甫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彩笔生辉,犹如春花绽放,尺素寒香四溢。西山飞雪正漫漫,形容山景壮阔,雪景迷人。 何来章贡双江合,并倚雌雄两剑看。何来章贡双江合,意指何人或何事使得两位英雄人物相聚,并倚仗着两把利剑。 无那中原长伏枕,可知千载一弹冠。无那中原长伏枕,意为何时才能从床上起身,可知千载一弹冠,意为在千载难逢的机会面前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蜀郡太守薛季昶的诗,是诗人对其治下的太平景象和好学风气表示称颂的作品。 首联写赤堇山的大火,照见城东郭外巍然耸立的太守宫;二、三联写太守的清廉为政,使旧时龙蛇相厌,比邻燕雀竟相蒙;第四、五联写薛氏家族世代传经,其孙辈往往见文雄,从而歌颂薛氏家族的良好家风。 这首诗的大意可分四层意思来理解:其一,赤堇山的大火,照见城东郭外巍然耸立的太守宫;其二,薛氏家族的廉洁为政,使龙蛇相厌
注释:当年我向皇帝呈递奏折,草拟柏梁台的诗章。如今我漂泊异乡,像那浊酒一样无依无靠。我伏枕而卧,春阴笼罩着三楚大地;我拂衣而起,秋色倒映在大江之中。我含冤忍痛,夜晚梦见双龙腾飞;我才华横溢,写起文章来如二马争先。遥望中原群贤毕至,只缺豫章城里的一封书信。 赏析:这是一首寄怀诗,是诗人在贬谪期间写给余德甫的。诗人借抒发怀抱,表达对余德甫的思念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译文 病中作答许殿卿,我身处高斋静寂之中,思绪却飘向远方。何处来函提及大梁城?梦回沧海风云色,春落黄河雨雪声。伏枕自须疑慢世,曳裾兼亦似逃名。可知枚马元同调,谁见千秋出处情。 注释 1. “病间”:指作者因病在家休养期间。 2. “高斋”:指的是书房或书斋,通常用来表示学问之地。 3. “黯澹生”:形容心情沉闷、无精打采。 4. “何来一札大梁城”:表达了对来信内容的具体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