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
晴舟过樵舍 岸柳髡都尽,江波暖自翻。 大鱼同我上,孤鹜际天存。 霜鬓摇旗影,乡心照酒尊。 忙闲定谁解,三宿已无痕。 译文: 晴朗的天气下,船儿驶过小渔舍。岸边的柳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翠绿,江水在温暖的阳光下轻轻荡漾。大鱼游到我的船上与我共舞,而远处天际飞翔的大雁却显得格外孤独。我看着镜中自己斑白的头发,似乎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家乡的情感如同明亮的烛光一般温暖,照亮了酒杯中的美酒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鸟儿、苔藓、柳树、万象等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有鹊语檐际,春晴第一晨。”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一只喜鹊在屋檐下欢快地叽喳着,迎接着春光明媚的清晨。这里的“鹊”指的是喜鹊,它是一种喜欢鸣叫的鸟类,常常被用来象征喜庆和吉祥。而“檐际”则是指屋檐的边缘,这里指代的是春天的早晨
【注释】 百花洲:地名。湖跗:指湖泊的岸边。书感:指写诗。投(tóu投)筇:拿着手杖,筇是一种手杖。吹雪挟飞涛:指风吹动雪花和江水,形成一片飞涛声。 坐对江城:指坐在江边的城市。虚惊:虚惊一场。乌鹊:指乌鸦。逃:指鸟飞。残芽宁有奉:指春天还没有到来,花草还没有生长。 孤咏一相遭:独自吟唱时,只有我一人在欣赏。孤咏:独自吟唱。一相遭:独自一人。 坚冰至:指冬天到来。 回灯向浊醪:指点起灯火来喝浊酒
晓去西山 山楼初日白,扶去更回看。 霜陌穿蛇蚓,霄峰举凤鸾。 翻眸匮叶接,带梦隧灯残。 负担逢能识,荒亭拥一餐。 注释: 1. 山楼初日白,扶去更回看。 - 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清晨站在山楼之上,望着初升的太阳,感受到阳光的明亮和清新。"扶去"可能指扶着栏杆,"更"表示再次、再度的意思,"回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留恋和不舍。 2. 霜陌穿蛇蚓,霄峰举凤鸾。 - 霜陌指的是秋天的田野
诗句释义 1 雨望待芰老不至:期待着荷花老去,但荷叶尚未到来。 2. 一往还馀我:自从那次离别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 3. 山楼看酒杯:在山上的楼中,我欣赏着手中的酒杯。 4. 竹光摇雨散:雨水打在竹叶上,竹影摇曳,仿佛是雨点在空中散开。 5. 松气卷云回:松树的气息似乎能吹动云朵,使它们飘回天空。 6. 深念关啼鸟:深深地思念关中的鸟鸣。 7. 残痕长宿莱
庐夜 所遇成新故,荒山亦有家。 灯前意高下,窗外雨疏斜。 过客曾留饭,幽人自煮茶。 绳床还太古,飞梦绕龙蛇。 注释: 1. 所遇成新故:指经历的变化或遭遇的变迁就像新的和旧的事物一样交替出现。 2. 荒山亦有家:尽管身处荒凉的山中,但这里也有自己的家。 3. 灯前意高下:形容在灯光下思考问题时,思绪高低起伏。 4. 窗外雨疏斜:形容窗外细雨飘洒,时断时续。 5. 过客曾留饭
诗句注释 - 踯躅吟常在:形容徘徊、犹豫不决的样子,比喻诗人内心矛盾或对某事的犹豫。 - 溟蒙径已分:形容道路朦胧,难以辨认,暗喻人生的困境。 - 千山初断雨: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山景,暗示人生经历风雨后的希望与新生。 - 一雁下穿云:以雁的形象象征孤独或自由,表达作者对自由的向往或感慨。 - 野水光零乱:形容野水波光粼粼,色彩斑斓,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不安定因素。 - 樵讴饱听闻
夜发南昌城 飘忽随寒雁,轰腾动老龙。 多惭席未暖,忍数岁将终。 风满江声壮,灯迷夜气浓。 等闲摩腹地,烟麓隔重重。 注释: 1. 飘忽随寒雁:形容夜晚的寂静和寒冷,仿佛与寒雁一起飘荡。 2. 轰腾动老龙:形容江上的波涛声如同老龙翻滚般激烈。 3. 多惭席未暖,忍数岁将终:表示自己因公务繁忙,无法像往年一样悠闲地享受时光,内心感到惭愧。 4. 风满江声壮:形容江面上的风声浩大,给人以壮阔的感觉。
【诗句注释】 江夜 :夜晚的江边。 默默昏昏意 :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愁和烦恼。 重重窈窈山 :山峦重叠,云雾缭绕。 余诚不自揆:我的心情无法控制。 收取大江还 :收回大江,回到故乡。 老雁穿云出 :一群大雁从高空飞过。 长鱼摆月闲 :一条长鱼在月光下悠闲地游动。 宵残波浪白 :夜深时分,江面波光粼粼,一片洁白。 斗柄插华鬟 :北斗七星的勺柄插入了夜空中明亮的星点。 【赏析】
月夜别南昌与黄益斋同宿城畔舟中 安排都琐琐,来对万波明。 月白唾无罅,江摇鼾有声。 浮鯈缘涨满,零雁挂山晴。 并影孤灯下,相看不世情。 注释: 1. 安排都琐琐:形容事情安排得非常细致、繁杂。 2. 来对万波明:面对万波,月光明亮。 3. 月白唾无罅:形容月光如水,皎洁明亮,没有一丝缝隙。 4. 江摇鼾有声:江水在摇晃(江面波动),声音如打鼾般响亮。 5. 浮鯈缘涨满:水面上的鱼因水位上涨而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