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躅吟常在,溟蒙径已分。
千山初断雨,一雁下穿云。
野水光零乱,樵讴饱听闻。
棘花随意白,风接更纷纷。
诗句注释
- 踯躅吟常在:形容徘徊、犹豫不决的样子,比喻诗人内心矛盾或对某事的犹豫。
- 溟蒙径已分:形容道路朦胧,难以辨认,暗喻人生的困境。
- 千山初断雨: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山景,暗示人生经历风雨后的希望与新生。
- 一雁下穿云:以雁的形象象征孤独或自由,表达作者对自由的向往或感慨。
- 野水光零乱:形容野水波光粼粼,色彩斑斓,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不安定因素。
- 樵讴饱听闻:描述樵夫歌声嘹亮,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及内心的安宁。
- 棘花随意白:以棘花的白花比喻人生的无常或变化,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风接更纷纷:形容风的变化多端,比喻人生的多变和不可预测。
译文
在路途中徘徊,吟咏不绝如缕,
迷茫的道路上已分明分辨。
群山刚刚被雨水分割,一只大雁正飞过云端。
野外的水面波光粼粼,樵夫的歌声悠扬入耳。
荆棘丛生的路边开满了白色的花朵,
风吹过来更加显得纷扰不已。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感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的“踯躅吟常在”与“溟蒙径已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徘徊与迷茫,同时也反映了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而“千山初断雨”则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美丽画面,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力量。
“一雁下穿云”和“野水光零乱”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雁的飞翔象征着自由与远方,而野水的波光则展示了生活的多彩与丰富。这些自然元素不仅美化了诗篇,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逃离现实困境、寻求心灵慰藉的可能。
“风接更纷纷”一句更是将诗人对于人生变幻莫测的感受推向了高潮。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无常的感叹以及对于生活变化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困境、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