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应祥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称“元夕”。 彭天若: 作者友人的字。 潜回暖吹: 暗喻暗中传来的暖意。 酒兵顿解寒围: 用典,酒能解千愁。 红莲绛蜡:指灯花。绛蜡即深红色的蜡烛。 小醉何妨大醉:意为小酌可以,大醉无妨。 君如王勃:比喻你的诗词才思敏捷。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解析】 1.“歌舞籍中第一”中的“籍”:这里指妓院的名册。 2.“尽娇痴”中的“尽”:极,最。 3.“昨夜华严阁下”“今夜海棠洞下”中的“华严”和“海棠”,分别指佛经《大乘华严经》和花名。 4.“多少别离情”中的“离别”是指女子被卖。 【答案】 ①丽华在歌舞艺妓中技艺高超,情感纯真,是人间第一。 ②昨夜她在华严阁,今宵又在海棠洞,她有多少离别之愁。 ③“离别”是指丽华被卖到皇宫,成为宫女。
【注释】 1. 西江:指南方江河。月:指月亮,这里泛指秋天的景色。 2. 其六:诗篇的第六首。李知丞:名不详,字子华,北宋诗人。 3. 明日恰当人日:明天正是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4. 今年远胜常年:今年比常年好。 5. 瓣香卮酒寿蓝田:用花瓣和香酒为蓝田(即蓝田县,在今陕西)作寿。 6. 喜色津然满面:脸上充满了喜悦的神情。 7. 及戍人方竞进:到了戍守边疆的人正忙于准备。 8. 悬车公
【诗词原文】 西江月 · 其七戊辰七月十日作 令节无过七夕,今年已隔三宵。奔驰五百里而遥。行止非人所料。 月入尊罍楚楚,风生襟袖飘飘。不须抵死殢河桥。对月临风一笑。 【注释】 ①令节:佳节。令,美好;节,指节日。②无过:不及。③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传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④驰驱:奔走,驱马疾驰。⑤尊罍(léi):酒器。⑥楚楚:鲜明貌。⑦抵死:极力。⑧殢(tī)河桥:滞留在河桥上。⑨赏析: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又名“忆秦娥”、“临江仙”。此调为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有三平韵、两叶韵。上片四句,下片五句。 十三赋紫笑花:《西江月》词中多有对花卉的咏赞,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不但酴醾芍药:不但、不仅。酴醾(túmí)芍药:荼蘼与芍药都是指春末夏初盛开的花草,这里泛指春天的花。 此花亦殿馀春
【注释】 庆太夫人七十:指为母亲祝寿。庆,庆祝。太夫人,对年高德劭之母的尊称。 头上银幡初卸,堂前玉斝重飞(jī):指母亲的头发白了,但仍然很美;母亲又重新做了一杯酒。 “人言”四句:人们常说七十岁是人生之稀。这里指母亲已到了七十岁。 斑白元无一点,微黄已透双眉:“斑白”指头发花白,“微黄”指眉毛颜色略淡。 一番庆寿十年期(zhì),更庆十番不啻(chì):一次庆祝七十岁生日就是十年
【注释】: 十桂:桂花。五柳:五枝杨柳。九秋:秋天。蓬蓬:香气四溢的样子。金粟:黄色的米。奇芬:香美。天然风韵:自然的韵味。休羡:不要羡慕。一枝高折:比喻才高而居官不高。十里遥闻:比喻名声远播。尊前:在酒筵之前。似花人:有如花般美丽的女子。乞与:乞请。插鬓:插在发髻上。 【赏析】: 此词是南宋辛稼轩所作,写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句解读】 1. “碎影乱筛月地”:形容木犀花在月光下的影子凌乱交错,如同散落的细沙。 2. “浓香时度风檐”:木犀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随风飘荡在屋檐之间。 3. “渊明有菊径开三”:陶渊明曾经种过菊花,他种的花径一共有三棵。这里用来比喻木犀花的独特之处。 4. “不似此花雅淡”:与其他花卉相比,木犀花更显高雅而不俗气。 5. “兰蕙芬敷可并”:兰花和蕙花都散发出芬芳的气息
【解析】 此词上片写赏月,下片写饮酒、下棋。全词以“小饮”和“底事”起兴,表达了词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闰八看看又至”点明闰八月,是因闰年而产生之感。 【答案】 译文: 观赏月亮几成喜悦之情,举杯畅饮时仍间或下棋消遣。令人却忆敬斋词中句,小酌不妨文字酒。 究竟什么原因冰轮未放,银幕还低垂着呢?莫说动就是隔年期,闰八月转眼又来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赏月、饮酒、下棋的词,上片写赏月,下片写饮酒
【注释】 十二天祐遣饷牡丹,侑以新词,次韵为谢:十二天的神仙送来牡丹花,用美丽的词句来配诗。 为爱脸边著晕,更怜肌里生香。此花端合占年芳:我因为爱美而脸上泛起红晕,又因喜爱而肌肤散发幽香。这种花正好可以占尽美好的年华。 两朵那堪一样:哪能像陶渊明那样只种菊花。 自叹思归陶令,忽逢好事彭郎:自己感叹着思念归隐的陶渊明,忽然遇到了彭郎这样的好人。 朋来异卉与名章:朋友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