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
《竹枝词送人还吴 其二》是唐代文学家张乔的作品,全诗如下: 落花寒食送郎时,涩舌莺雏语较迟。 长歌短曲郎都解,只学郎声唱竹枝。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每个字和词: 1. 落花寒食送郎时:这里的“落花”可能是指春天的景象,而“寒食”则是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或两天进行,人们会吃冷食以示哀悼。这个节日常常与春日的景色相结合,增添了诗句的美感。 2. 涩舌莺雏语较迟
诗句: 春潮翻海没龙宫,八字帆拖打面风。 译文:春天的江潮翻滚如同大海般壮阔,将船帆卷入了狂风之中。 注释: - 春潮翻海:形容江潮的汹涌澎湃,如同翻腾的海潮,波涛汹涌。 - 没龙宫:龙宫通常指神话传说中的海底宫殿,这里比喻江水之深,无法测度。 - 八字帆:指的是船帆的形状,因为形状像汉字中的“八”,所以称为“八字”。 - 拖打面风:形容风力强劲,将帆船紧紧包裹其中,仿佛被风吹动一般。
竹枝词 江南春早落花迟,踏尽飞花人不知。 自有酒香停去马,不须野店插青旗。 注释: 1、竹枝词:一种古代汉族民间的诗歌,以七言为主,内容多是写景抒情,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民生活等。 2、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泛指南方。 3、春早:意思是春天来得早。 4、落花迟:花开得晚,意味着春天来得晚。 5、踏尽:走遍了。 6、飞花:落花。 7、人不知:人都不知道。 8、自有:有。 9、自:自然。 10、酒香
【注释】郎:丈夫。妾:古代女子对情人的称呼。九州:指天下。白鸥鸟:一种水鸟,常在江上飞翔。 译文:丈夫为了功名到外面闯荡,我日夜愁思心如刀割。不能像白鸥鸟那样随丈夫到处游玩啊! 赏析:这是一首别妻诗。全诗抒发了妻子对丈夫的依恋之情及因丈夫离家而引起的相思之苦、离别之痛和对丈夫前程的担忧。诗的前两句叙事,写丈夫为功名外出,后两句抒情,写诗人自己思念丈夫。“妾愁日日夜在心头”一句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恋人在船上的甜蜜生活,他们相互唱和,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首先来看第一句“郎在船头学棹歌”,意思是说男子在船头学着划船唱歌。这里“棹”是指船桨,“歌”则是歌曲的意思。男子在船头学习划船,可能是为了给即将到来的离别做准备,或者是想要给心爱的女子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 第二句“妾在船稍唱采荷”,意思是说女子在船的中部唱起了采莲之歌。这里的“采荷”是指采集荷花的荷叶
诗句原文: 欲捲珠帘却下钩,愁来莫倚最高楼。 堤边几许垂杨树,不为侬郎系去舟。 接下来是诗句的翻译: - 欲捲珠帘却下钩,愁来莫倚最高楼。 - “欲捲珠帘”意指想要卷起窗帘,“却下钩”意味着放下钓竿,这可能寓意着一种期待却又无法实现的心境。 - “愁来”表示忧愁来临,“莫倚最高楼”则表达在面对困境时,不要过分依赖高处或者他人的力量。 - 堤边几许垂杨树,不为侬郎系去舟。 -
十二滩头水拍天, 千山阴雨万山烟。 自从一值风波恶, 不敢回头望客船。 诗句释义: 1. 十二滩头水拍天:描述了河流中十二个急流险滩,水流强劲到足以拍打天空。这种描述传达出河流的险峻和湍急。 2. 千山阴雨万山烟:描绘了多座连绵山脉被细雨笼罩的景象,山间的雾气弥漫,使得视线受阻,形成一片朦胧。 3. 自从一值风波恶:表达了自那以后,每当遇到恶劣的风浪天气时,都会感到不安和恐惧
下面是对《竹枝词三首·其一》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关键词:秋风、独居、羞将、绣罗襦、万点、千行、雁、侬郎 - 注释:《竹枝词三首·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在秋风中独自居住,感到孤独和寂寞的情感。他不愿意像蝴蝶一样美丽,却只能穿着绣有蛱蝶图案的罗襦。这里的“绣”指用丝绸或丝线制成的刺绣品。《诗经·小雅·斯干》中有云:“其始播百谷,自百谷之实,实方腹。”意思是说开始种植各种谷物
诗句原文: 强来梳洗倦还休, 说著西湖只泪流。 谁道荷花不如妾, 开时犹得近郎舟。 译文: 勉强梳洗完准备回家休息时,提起西湖却忍不住流泪。谁说荷花不如我?即使盛开也能得到你亲近的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一位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的诗。第一句“强来梳洗倦还休”,表达了她虽然疲惫不堪但还是勉强梳洗完准备回家休息的情景,展现了她的无奈与辛酸
【注释】 竹枝词: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歌曲,用七言绝句的形式,描写男女恋情。 滩头:河中或水边。 接天:与天相接。 千山烟雨:指山峰被云雾缭绕。 万山烟雨:形容山上雾气茫茫,如烟雾一般。 前路风波恶:指前路的路途困难,波涛汹涌。 别船:别的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长江三峡景色和险要道路的诗。诗人通过生动、贴切的语言,将长江三峡的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中既表现了长江三峡的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