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淲
【解析】 这是一首咏怀词,写一个衰翁醉眠春景之中。上片“人已醉”三句,写酒醒之后,在春日花下醒来。溪北溪南,指四处;“击鼓吹箫”,点出春意融融之景。“击鼓吹箫花落未”,是说吹箫弄笛,声动林梢,但花却依然飘落不已。“杏梅桃共李”,即《诗经》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用桃杏与梅花、桃花和李花相比,说明春天的景色美不胜收。 “水底鱼龙惊起”一句,既承上启下,又为下片“伊吕”作铺垫。
朝中措·昌甫作长短句呈朱卿、余倅,因和韵 水南何事兴偏浓。花草小园中。山气静分馀霭,泉声幽转流淙。 午桥坐上英豪客,今昔为谁容。不是倚楼人在,登临无复携筇。 注释: 水南(水边):水边的地方。何事:为什么。兴偏浓:(兴致)特别浓厚。 花草小园中:在小园里种满了花草。 山气静分馀霭:山里的云雾静静地散开。 泉声幽转流淙:泉水的声音幽深而回转,像流水潺潺。 午桥:位于杭州西湖的一座桥名。 英豪客
【注释】 方斋:指书房。昌甫:即张耒,张先的字。榆火:指元宵节。新烟:新炊的烟。熟食:热饭。小墙:低矮的围墙。花槛:栏杆。锦字:用锦织成的书信。玉徽:玉制的琴徽。画得:写得好。庞公:庞德公,东汉末年名士。浪出:无故外出。 译文 我闲着没事就打发日子,愁绪缠身让人烦恼不已。元宵节的炊烟袅袅升起,家人围坐吃上热腾腾的晚饭。我家低矮的小墙下,有个花栏直通庭院。 有位贤才弹奏了一曲优美的琴声
一剪梅 · 醉中 醉倒城中不过溪。溪外无尘,惟掩柴扉。水浮桥漾翠烟霏。一片闲情,能几人知。 留饮君家絮帽敧。爆竹声中,万事如斯。梅催春动已熹微。尔既能来,我亦何疑。 注释: 醉倒城中不过溪:在城中醉酒后,只愿回到郊外的小溪旁休息。 溪外无尘,惟掩柴扉:小溪之外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轻轻关上柴门,隔绝外界的干扰。 水浮桥漾翠烟霏:小溪上的一座木桥仿佛漂浮在空中,周围弥漫着淡淡的烟雾。
【注释】 山中约:与朋友相约于山居。 菊枝桂树真宜酌:菊花、梅花的枝叶真是适宜来斟酒的。 兴尽:兴致盎然。 山深方闭关:意谓在山中才真正地闭门谢客,不问世事。 雅步:高雅的步行步伐。 蹇(jiǎn)或肩舆:用轿子代步或者抬轿子代替步行。 膏肓泉石:比喻隐逸之地。 【赏析】 词的上片写与昌甫相约于山居,并描绘了秋山之景和山居之乐。下片写自己愿与友人同游,并自比于陶潜、阮籍
【注释】 ①水浮桥:即浮梁,在今江西景德镇市东北。 ②南岸幽处:指庐山南麓的秀峰。 ③周遭森列:环绕着四周排列整齐。 ④横碧轩中:横放在翠绿的轩窗里。 ⑤独钓寒江愁绝:独自垂钓于寒冷的江面上,愁绪达到了极点。 ⑥更一段、冰霜高洁:更加显出了清高纯洁的品质。 ⑦倚回风、洒急凭谁说:依靠着强劲的回风将曲谱洒向人间。 ⑧巩洛:洛阳,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闽浙:福建和浙江两省,位于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境内。
【注释】 ①燕莺语:指燕子和黄莺的啼声。 ②溪岸点点飞绵:指溪边柳絮飘飞。 ③莫恁(nèng):别这样,不要这样。 ④断肠芳草天涯:意思是离愁别绪如芳草绵绵不绝。 ⑤行云荏苒(rěn rǎn):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⑥分付:吩咐或托付。 【赏析】 这是首咏春词。上片写春天景色,下片抒写离别相思之情。全词以景起,以情结。“海棠开,春已半,桃李又如许。”这一句总写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
【赏析】 《虞美人·代儿寿黄靖州》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 买得船儿去下湖。 这些天气近来无。 清和风里绿阴初。 酒不为渠间放荡,诗应嫌我太粗疏。 酒徒诗社复何如。 注释: 1. 买得船儿:买到了船只。 2. 这些天气近来:最近几天的天气。 3. 无:没有。 4. 清和风里绿阴初:在清新和煦的风里,树木郁郁葱葱。 5. 酒不为渠间:不让它放任自流,不受束缚。 6. 间:中间,此处指自由自在。 7. 诗应嫌我太粗疏:诗歌应该嫌弃我写得太粗疏。
【赏析】 此词作于南宋理宗淳熙五年,是一首咏叹秋天的佳作。词人借秋林、秋山、清秋、一秋等意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愁。 上片写景抒情。“秋林只共秋风老”,“只合”二字写出词人面对苍茫秋林,感慨万千的心情。“秋山却笑秋吟少”,以拟人手法,把秋山人格化,写出词人的孤寂和落寞之感,也表现词人面对萧瑟秋景的无奈心情。 下片抒情。“恰恨有秋香,青岩秋夜凉”,用拟人手法,将“秋香”人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