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又喜山中约。菊枝桂树真宜酌。兴尽只观山。秋深方闭关。
会须追雅步。策蹇或肩舆。少待必能治。膏肓泉石医。
【注释】
山中约:与朋友相约于山居。
菊枝桂树真宜酌:菊花、梅花的枝叶真是适宜来斟酒的。
兴尽:兴致盎然。
山深方闭关:意谓在山中才真正地闭门谢客,不问世事。
雅步:高雅的步行步伐。
蹇(jiǎn)或肩舆:用轿子代步或者抬轿子代替步行。
膏肓泉石:比喻隐逸之地。
【赏析】
词的上片写与昌甫相约于山居,并描绘了秋山之景和山居之乐。下片写自己愿与友人同游,并自比于陶潜、阮籍。全词表现了一种清旷超脱的情怀。
“归来又喜山中约”一句,点明题意。“归来”是归山之意,“又喜”则是对山中之约的喜爱和期待之意。两句一气呵成,表达了词人对于山中生活的喜悦之情。
“菊枝桂树真宜酌”一句,描绘了秋天山中的景象。菊枝桂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而山中的树木也因季节的变化而显得更加翠绿欲滴,给人一种清新、宁静之感。这两句既点明了山中的时间,又描绘了山中的景色。
“兴尽只观山”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词人的心境。这里的“兴尽”指的是兴致已经完全消失,只剩下对自然的欣赏。而“观山”则是在观赏着山中的风景,从中体会到人生的哲理。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词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
“会须追雅步”一句,表达了词人对于与友人同行的想法。这里的“会须”表示必须、一定要的意思,而“追雅步”则是指追随高尚的步调,也就是追求高雅的生活。这一句表明了词人愿意与友人一同去追求高雅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清高的气质。
“策蹇或肩舆”一句,描绘了词人出行的方式。这里的“策蹇”是指用马车载着,而“肩舆”则是指乘坐轿子。这两句通过描绘出行的方式,展现了词人对于生活的享受和享受的方式。
“少待必能治”一句,表达了词人对于未来的期待。这里的“少待”表示稍等一下,而“必能治”则是说一定能治好疾病。这一句既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086)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军事家,美食家。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太守等职,因政治原因两次被贬至黄州、惠州、儋州。宋神宗时曾获重用,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后又因种种罪名屡受贬谪。元丰三年(1080年)病逝于常州,享年60岁。谥号文忠,世称苏文忠公。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与其父苏洵、弟苏辙父子三人皆能文善诗,合称“三苏”。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