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
【注释】 四六八:指四组六句八句的古诗。 蟪蛄(huì gū):秋生冬死的一种小昆虫。 憭慄(liào lì)凄:寒冷、凄凉。 不可以寐:不能入眠。 嗟哉:叹词,表示惋惜、哀叹。 靡常:无常。 【赏析】 这是一篇咏叹四时更替的诗。诗人通过对月夜中所见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易逝和年华难留的感慨。 “明月在隅”二句,写明月高悬天空,发出微弱的清辉。“蟪蛄夜鸣”,是说蝉儿在夜里发出叫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中意象、评价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考生赏析“神物不终泥”一句的内容与作用。然后根据诗句理解其意境,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骝马向风嘶,银鞍翻玉蹄。”这四句写张小山骑马入朝的情景。诗人以骏马作伴相送,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首句点明送别时的时间和天气,即在初春时节,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流寓夔州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南神冈董盆寺周围所见到的壮丽景象,并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孤云昼阴董盆寺,回风夕电南神冈。”意思是说,天空中的云朵在白天形成阴影,而在傍晚时分则被风吹得如同闪电一般。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画面描绘出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特点。 颔联“林木飒飒起渐色,茅堂微微生嫩凉。”描绘了山林中树木的飒飒声和茅屋微风带来的凉爽之感
注释: 1. 望云海,陟(zhì)高京。秋风令百物,天地何冥冥:仰望天空中飘浮的云朵,登上高耸的京城。秋天的微风使万物凋零,天地之间一片昏暗。 2. 黄河岸头能覆车,何况羊肠诘曲行: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车辆被洪水冲走的事件,更何况是羊肠小道曲折险峻的地方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风中攀登京城的景色和心情。首句“望云海”表明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广阔的云海;“陟高京”则表示诗人登上京城
【注释】 ①端午:指端午节。②石青蜥蜴:用石青色的漆涂饰成蜥蜴形的器物,用来装饰门楣、窗户等处。③泥金虎:即泥金兽。④老奴:年岁已高的婢女。⑤纨扇:用薄绸制成的扇子。⑥香纱笼头:用香料熏过的丝质或麻织成的头巾。⑦遮面:掩住面部。 译文 彩绳系着累累的五彩丝线,石青和黄色的蜥蜴形器物,还有那泥金制的兽形器物。 年老的侍女催促主人去拜见新妇,她用香纱头巾半掩住自己的面容。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和流畅。 首句写雪后初晴,日光照雪檐上的水溜,照得晶莹闪亮。接着写广文先生醉眠于床头绿樽中。颔联写开门时泥泞不堪,有客骑马而来。颈联写强起梳头,煮芋栗以待来客。末联写暖杯寒光,仍为四筵,客人到来。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朴实无华。 【答案】 译文:旭日初照,雪檐流水
【注释】殿门:指皇宫中的正门。千尺辘轳:形容井上吊桶的绳索很长。金井:井名,相传是汉代张良所修。冰盘:用冰块制成的盘子。荐黍:把黍米盛在盘中。鸳鸯:鸳鸯鸟,古人常用来象征忠贞的爱情。 【赏析】这是咏宫中端午节风俗的诗,描写的是宫中端午节时的景象。首句写殿门朝凉,虚縠垂,点染出节日的宁静气氛。次句写菖蒲艾叶,青离离,点染出节令的特点。后二句写宫女们忙着给皇帝进献粽子、瓜果,以表达对皇帝的一片深情
注释 1. 清晨客叩门:早晨,有客人来敲门。 2. 投我一书札:给我送来了一封信。 3. 开缄锦云烂:打开信封,里面是色彩斑斓如同锦绣一般的书信。 4. 铿然玉相戛:清脆地如同玉石碰撞的声音。 5. 问客何方来:询问客人从何处而来。 6. 新下黄金台:指客人刚刚到达一个新的地方,可能意味着某种重要的成就或开始。 7. 扬鞭指河洛:扬起马鞭指向黄河和洛阳,可能是指去往北方或者某个重要的地方。 8
《赠谢子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此组诗共四首,每首都有四句,内容相仿,风格一致,但略有差异,各有所指,反映了李白与谢氏兄弟的友情以及他们对于友情的珍视。 第一首:凉风吹海月,当酒堕我怀。爱此皎洁光,愿与君子偕。 注释:清凉的海风带来了海上明亮的月光,这使我内心感到温暖。我喜欢那洁白无瑕的光华,希望与你一起分享这份美好。 赏析:《赠谢子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给他的两位朋友的一组诗
【诗句释义】 白洋城:位于太行山西麓的一座古城。 巳巳曾通贼:曾指代一个历史人物,他曾经与叛军勾结。巳巳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这里用“巳巳”表示某个特定时间点,通贼则表示与叛军勾结的意思。 居庸并立关:居庸关和长城上的其他关口都建立了防线。 水合桑干去:水指的是黄河,桑干河,二者汇合于北方的一条河流。 峰连塞上山:山峰连接着塞外的群山。 圣君敷远德:圣君即贤明的君主,敷表示广泛地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