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以摄影法成澹定村心太平草庐图,张六士为题长句,次其韵 我出生在东海之滨,那里有一万三千尺高的高峰耸立。这山峰上万年不化的古雪,矗立在天半之间格外雄伟。 我出生在延平府,与甲子年同岁,一降生心中就怀有愚忠。毗耶国的故地不能坚守,被迫离开时兵火烧天红。 坐令玉山终于在五百年后此一劫难中落寞,有愧于东渡沧海的朱家龙。 扁舟走闽又走粤,郁然五岭佳气何葱茏?神僧许我一片干净土,闯入家门精灵通。
【注释】 李湘文:唐代文学家。 双轮前画舫(bàn yùn):两船并排行驶。 汽笛(qì dí):火车或轮船的排气管发出的声音。 苍髯(lán):白色的胡须。 食指:指头,这里指用手抓食。朵颐:用口咀嚼。 君谟(yú mó):欧阳修的字。 维闽与粤(wéi míngyǔ yuè):《尚书·尧典》说:“厥贡惟包、匦(jiāo)、职、币。”《史记》:“南蛮之国,重译而朝者,莫如闽、越;闽在南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九成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含义,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以下是诗句及注释: 译文: 十五年里转瞬即逝,我渴望看到辋川的美景就像以前贤人的风采。镜中谁在作画,让山林、舍宇、人物顿觉如亲逢。 堂堂的张六土, 文采冠吾党,前辉后光昌而丰。人生意气潜契合,东山茯苓西山松。 为吾题图意乃在图表,证今引古词何鸿!即以词论已超绝,直与明镜摄影齐神工。 嗟哉文学在今日
白马乡有怀明义士赖若夫先生 万山之中小县耳,乃有须眉之男子。山是大明山,水是大明水,明亡六年犹守此。 岂有若夫为不善,人自不识若夫豪杰士。若先生者,乃能真不死。 忠孝节义名四旗,白马之乡良足纪,先生之风今未已。 注释: 1. 白马乡:指福建省永安市白马乡。 2. 万山之中小县耳:在众多山峰环抱的小县中(万山之中)。 3. 乃有须眉之男子:竟然有像男性一样的人物。 4. 大明山:指福建省的武夷山脉
【注释】: 1. 炎天:炎热的夏天,形容天气异常热燥。 2. 久不雨:长时间没有下雨。 3. 泛滥:水漫溢,洪水冲刷。 4. 三江:长江、黄河、淮河,古代中国三大河流。 5. 势俱涨:水位都上升了。 6. 平乡:地名。 7. 高市:地名。 8. 桑田尽成海:桑田被淹,变成了大海。 9. 馀者山未陷:剩下的地方还没有被淹没。 10. 有堤能自坚:有堤坝能够坚固。 11. 无稻不得敛:如果没有稻子
诗句释义:与君同死生,义不殊贵贱。由来香国中,不立贰臣传。 译文注释:与你一同经历生命的起落,我们之间的情谊和尊贵并不因为地位高低而有所不同。自古以来,我们的香气就存在于这美丽的世界中,不会因为背叛而被世人所摒弃。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以虫豸为题材,通过昆虫的生命历程,隐喻了人类的情感。诗中的“蛆”是一种特殊的虫,它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有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诗人通过对这种虫子的描述
诗句解析 1 “尔鸣亦云善” - “你(指蛆虫)叫也说是善良的。”在这里,"尔鸣" 指的是虫子的叫声,而 "亦云" 是一种古文表达方式,意思是"也说"或"声称"。 2. “尔操亦可嘉” - “你的行为也可以值得称赞。”这里的“操”,在此处指行为、举止。 3. “心肝尔全无” - 这可能表达了一种讽刺或是对某种行为的轻蔑,意指蛆虫没有良心或道德感。 4. “老作两头蛇” - 这是一个生动的描述
《放歌次实甫将别岭南韵》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仙不在菖蒲涧,佛不在风幡堂。 - "仙"在这里指道教中的仙人或神,而"佛"则是佛教中的佛陀或僧侣。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种宗教中仙人和佛陀存在的质疑或怀疑。 - 劳君打包出东林、骑鹤离武昌。 - "劳君"表示对某人的尊敬和敬仰之情,"打包出"可能是指整理行李准备离开,而"骑鹤离武昌"则是一种浪漫的离别方式
诗句如下: 门书荔子甲天下,已生荔子生梅妃。 释义: 这首诗出自丘逢甲的《李湘文》,诗中通过描绘荔枝的盛产和荔枝与梅妃之间的关联,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门书荔子甲天下"意味着这种荔枝品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其品质之高令人称道。接下来的"已生荔子生梅妃"则进一步描绘了荔枝的繁衍生息,以及它们所孕育出的美女——梅妃的故事。 译文如下: 门上书写的荔枝,被誉为天下之第一
诗句原文及翻译: 放歌次实甫将别岭南韵 仙不在菖蒲涧, 佛不在风幡堂。 劳君打包出东林、 骑鹤离武昌。 与君携手南极旁, 坐看东海恶潮撼乐浪、 西峤战云连点苍。 地下斗麒麟, 天上笯凤凰。 有矢不得射贪狼, 有弓不得挂扶桑。 三十六军尽女子, 军中之气安得扬? 乘轩三百人, 济济何跄跄? 江南李花河北杨, 天下方歌妩媚娘。 瓮头揭取六一泥, 放出北斗斟天浆。 上天谁禦蛟龙车? 渡海谁驾鼋鼍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