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内容、结构层次、手法等进行充分地解读,然后依据标题要求,结合诗歌的思想情感来进行分析。 “忆上杭旧游”,是诗人在上杭游览时作的一首诗。上杭,即今福建上杭县。上杭地处福建西部,为闽西重镇,有十八洞之称。诗人曾在此游览,故有此诗。 颔联:“闻有桑麻未垦田。”意思是说,听说那里有一片尚未开垦的荒田。这两句写诗人到上杭后所见到的景象
【注释】 庶常:指平民百姓。鸾箫集:指韩愈的《调张籍》诗,其中有“鸾鹄声悲凤求凰”句,故名。《调张籍》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这首诗是韩愈为好友张籍而作。旧馆:指翰林院。先朝:指唐玄宗李隆基时代。旧侍臣:指李林甫、牛仙客等奸佞当权的大臣。海扬尘:指边关战事。 【赏析】 本诗首句“题友卿鸾箫集”,题友字即友人之友,即指韩愈与张籍。韩愈在《调张籍》中写道
【注】仙令丹成已上仙,指炼成仙丹后可以成仙。山中丹灶尚依然,指山上的丹灶仍然还在。遗丹夜半出浴日,指遗留下的丹药在半夜时从浴盆里出来。四百四峰光满天,指四周的山峰反射出的光芒照满天空。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炼丹为题材,通过对炼丹过程中的一刹那的描写,表现了炼丹成功的喜悦与炼丹失败的惋惜,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注释】 郭熙:北宋画家,字淳夫。善画山水,尤长画松石。 尚书:即宋徽宗赵佶,官至端明殿学士,故称。 客能诗:指董文敏(董其昌)。 秋风吹上鹅溪绢:用鹅溪纸作画。鹅溪在江西南昌县南。绢,一种丝织品。 木落时:即深秋时节。 【赏析】 此诗是明代诗人高启对郭熙、董其昌的书画作品的题咏。全诗四句,先写郭熙,次写董其昌,最后以“木落”收束,点明季节,意蕴丰富,含蓄耐思。 首句“明净如妆说郭熙”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当君得妇江南日,是我移家海上年。 - 注释:在你(我)的妻子在江南得到幸福的时候,我已经在海上度过了一个年头。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婚姻的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他自己的生活境遇。通过对比自己的迁居和友人的婚庆,诗人展现了自己的豁达和对友人的关心。 2. 铁马金戈成底事? - 注释:那些铁甲骑兵、锋利的长矛,这些武器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 赏析
【注释】 题友卿鸾箫集:题友人王友卿的《鸾箫集》。友卿,王友卿之字。鸾箫集,即《鸾箫集》,王友卿所作。 直至今:直到现在为止。直,直通,一直到。 表惜不传图不得:可惜的是画师没有传下来,所以没有画。表,指王友卿。惜,遗憾。传,流传,传下来。得,得到。表惜,指王友卿遗憾自己没有留下画像流传下来。 抡才巨眼爱才心:有识别人才的眼光和喜爱才能的心情。抡,选拔。才,才能。巨眼,很大的眼力。爱才心
《寄韫白三水》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七言绝句,诗中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江水波光粼粼和春雨交织的景象。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 “半晴半雨酿春和”:描述了天空中的阴晴不定,似乎在为春天的到来作铺垫,营造了一个既清新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 “春水溶溶绿始波”:春水开始泛起波纹,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水面的波光粼粼与春天的生机盎然相呼应。 - “三十六江楼上望,不知春在那江多?”:诗人站在楼台上远眺
【注】董其昌(号文敏):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 歇绝:指中断,这里指断绝。 五百年:指明朝灭亡后,五百年的沉寂。 呼鹤:指吹笙唤鹤。 云间:指云中仙境。 于今:从现在起。 画隐楼头:指在高楼的画阁上观赏画中的景物。 吴山:苏州一带的山。 粤山:广东一带的山。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题董文敏的《秋山图》之作,赞美了董氏的画作之美和艺术成就。 首句“歇绝风流五百年”,意为自明朝灭亡以来
【注释】 题楚伧:题咏屈原的名篇《离骚》中的楚地。楚伧,即指楚国。 汾湖:古地名,位于今湖北荆州附近一带。梦图:梦中所见的图景。 译文 五百年中一刹那,汾湖冻合不生波。 娟娟故国梅花月,应有仙魂化鹤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梦中看到的一幅画面:五百年前的楚国(指屈原),被秦兵围困于汨罗江畔,他投江自尽了。诗人看到的景象是:在冰雪覆盖着的江面上没有波浪起伏
注释: 1. 题友卿鸾箫集:这是一首赠给朋友友卿的诗。友卿擅长吹箫,这首诗是他在吹箫时所创作的。 2. 开卷江郎一序存: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打开这本诗集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江郎(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所写的序言存在其中。 3. 文章知己共论昏: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阅读这本书时,你可以看到作者和知己们一起讨论过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关于黄昏的景象。 4. 安知梦里潇湘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