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注释】 冬日:冬天。 故宫:古代皇宫的别称,这里指京城。 何足问:不值得问。 佛宇:佛教寺院。 本以尘缘幻:本来都是虚幻的缘分。 来将道眼看:来了以后用道眼看世界。 江山:指国事或时局。 小雪: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季开始的第一个雪。 竹树逼清寒:竹林树木都笼罩在寒气中。 双雀寻苔啄:两只麻雀在寻找食物。 飞飞下井阑:飞下来落在井栏上。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僖宗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当时
【注释】 纳凉:在凉爽的地方乘凉。修竹:长而高耸的竹子。城南:指江边,即城西。亦偶:也偶然。尤偏:特别偏爱、特别喜爱。江远:江水远处。平看:静静地看。窗虚:窗子空着、没有东西遮挡。俯听:侧身倾听。惜不得:可惜得不到。借与客堂眠:借给客人睡觉。 【赏析】 此诗写诗人夏夜乘凉的情景。首句点明纳凉之处是清平山精舍,次句说纳凉之地是城南小天界,三、四句说来此纳凉的人并不多,特别是夏天特别偏爱纳凉,五
【注释】 庙貌:指孔子的庙宇,孔庙。抠衣:恭敬地脱掉衣服。机丝:指织机的经线和纬线。俨若新:像新织的一样整齐。邾子国:春秋时鲁国的一个诸侯国,在今山东曲阜东北,孔子曾去访问并在那里讲学。孟家邻:孟母所居,在邹城的南门内。翠峄山:在邹城西南,山上有孔子讲学的遗址。残碑:即石碑,是孔子讲学的遗迹。壁立四无尘:墙壁高耸直上,四周没有尘土,形容庙堂的清幽高洁。 【译文】 拜谒孔子庙,虔诚地脱下衣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峄县道中 苍翠连凫峄,秋原望更深。 译文: 山色苍翠,连绵起伏如同凫鸟栖息在峄山上,秋天的原野显得更加深远和空旷。 注释: - 凫峄:指峄山(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古代神话传说中凫鸟栖息的地方。 - 苍翠:形容山林树木的颜色深翠绿。 - 连凫峄:形容山峦如鸟类般连绵不绝。 - 秋原:指的是秋天的田野或原野。 - 望更深
春来 忽忽灯期过,春来只惘然。 花开贫酒户,草长旧情田。 小槛抛书坐,幽窗背月眠。 无人知此意,语鸟漫相怜。 译文: 春光明媚,灯节即将过去,春天到来只是让人感到迷茫。 花朵在贫困的家庭中盛开,草木在曾经的田地上生长。 坐在小门槛上,我扔下书本静静坐着,在昏暗的窗户前,我背对着月光入眠。 没有人理解我内心的真实感受,只能让鸟儿来陪伴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
``` 竟日空亭坐,迟君开板扉。 幽禽啄冻雪,风竹发清机。 孤趣忽自悦,远言相与违。 昔人翻兴尽,容易剡中归。 注释:整天坐在空空的亭子里等待,迟迟不见主人开门。在寒冷的天气里,一群小鸟啄食着冻结的雪花,一阵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清脆的声音。突然之间感到一种愉悦,然而远方的话语与我心意不合。昔日的人们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容易地回到了故乡。 赏析
寒夜同沈栾城杭大宗集赵功千二林吟屋分咏岁除节物二首其一一 胶牙饧(jiāyátáng) 这是一首描写春节习俗的诗,描述了人们在除夕之夜欢聚一堂,品尝各种节日食品的情景。其中“胶牙饧”是一种用麦芽糖制成的食品,通常用于过年时的祭祀活动。 译文: 节日的食品总能让人心满意足,年复一年的岁末增添一份喜悦。 蓼花被点缀在餐桌上,粉嫩的蚕豆与蚕茧一同食用。 人们对这种食物的嗜好难以改变
```none 崇圣院春早禅扉静,长廊得恣行。 小诗同胜事,前辈复高情。 松密窗窗碧,泉多步步清。 吾师谢无逸,扫地过平生。 ```markdown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崇圣院的宁静与美丽。诗人在春天早晨来到这座寺庙,推开沉重的禅门,感受着寂静的氛围和内心的平静。他沿着长长的走廊自由地行走,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同时回忆起过去的一些美好回忆。 崇圣院的松树茂密,窗户外面是一片碧绿的松林
释子吾宗秀,新诗似白云。 这句诗表达了僧人吾宗秀的诗歌风格和特点。"新诗似白云"意味着他的诗歌清新、自然,像白云一样纯净无瑕。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 石佛庵赠敏上人 释子吾宗秀,新诗似白云。 开门一花落,绕屋百泉分。 定老烟萝色,悲同鱼鸟群。 尘中漫回首,清话几时闻。 第二句诗描述了石佛庵的环境。"开门一花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当门被打开时
寒夜同沈栾城杭大宗集赵功千二林吟屋分咏岁除节物二首(其二)译:屈指算着点灯之后,生盆就渐渐催燃。红松叶的火光飞扬,白雪覆盖豆秸灰烬。列屋明通彻天彻地,深厅聒噪声声入耳。儿童们应还不曾觉,扶着温暖上檐梅枝。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在岁除节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节日气氛的感受和对家人的关爱。其中“籸盆”是指用来取暖的器具,通过描述它如何被点燃来表达节日的欢乐氛围。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