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之一,题为《五月十八夜偷儿涉水入室家具顿空戏成集杜》。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五月十八夜,偷儿涉水入室。这句描绘了五月十八日夜晚,小偷潜入室内的情景。 家具顿空,戏成集杜。这句描述了因为小偷的闯入,室内的物品都被搬空,只剩下杜甫的诗集。 喧卑方避俗,有迹负前贤。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喧嚣的环境中,为了躲避世俗,选择了一种隐居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被古人视为有德的行为。
【注释】 似得春愁遣,因延野色来。垂杨扫慢水,丛棘出残梅。学圃容身隐,题名恐俗猜。休将雍门泪,沾洒旧高台。 三月一日同杭大宗符圣几汪西颢游皋园园在城东为严颢亭少司农所筑得诗二首 其二 【赏析】 此篇是诗人与杭大宗等友人同游杭州西湖时所作。 第一句“似得春愁遣”,写出游的兴致。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人们心情舒畅;然而诗人却感到一种“春愁”。这是由于他看到春天的景色,想到人生短促和年华易逝而产生的愁绪
三月一日同杭大宗符圣几汪西颢游皋园园在城东为严颢亭少司农所筑得诗二首 其一 侍郎遗别业,幽绝擅城隅。 风雅今何有,荒凉感不无。 莎汀通客僦,花径割邻租。 只共闲人到,寻诗向日晡。 注释: 1.侍郎遗别业:侍郎的旧居。遗:留传下来。 2.幽绝擅城隅:非常僻静,坐落在城东。幽绝:幽僻寂静。擅(shàn):拥有。 3.风雅今何有:如今还有什么风雅?风雅:原指文词优美,后泛指文化教养
译文: 四月的吴淞风景优美,商船稀少。 城阴下水边杨柳依依,港中野蔷薇香气扑鼻。 村里人熟知酒味,凉爽时也不觉衣薄。 垂虹桥上远眺,晚归的渔船队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吴淞的美丽风景和渔民的生活。首句“四月吴淞好”直接点明了时间,表达了对吴淞景色的喜爱。第二句“商船发更稀”描述了商船的数量减少,可能是由于季节或者天气的原因。第三句“城阴水杨柳,港馥野蔷薇”则具体描写了吴淞的自然景观
清明后一日同大宗敬身西颢圣几游城东顾氏庄 节去有馀兴,行吟不自料。 汀花烟色旧,墓草酒痕消。 蚕理今时始,茶香见客邀。 回头迷万绿,何处认溪桥。 注释: 1. 节去:节日过去 2. 有:动词,有(指诗作) 3. 馀兴:多余的兴致 4. 行吟不自料:一边走,一边吟诗,不知道自己吟的怎么样 5. 汀花烟色旧:水边的花儿,被风吹得飘来飘去,烟雾笼罩着它们,显得旧了 6. 墓草酒痕消
这是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对孙太初墓的怀念之情。 归云庵拜孙太初墓 山风穿竹径,仍署挂瓢堂。 生不贩云壑,梦犹依佛香。 雨昏苔石字,僧护鹤田粮。 怅望空归去,明朝问钓航。 注释: 1. 归云庵拜孙太初墓:在归云庵祭拜孙太初的墓。 2. 山风穿竹径,仍署挂瓢堂:山风吹过竹林小径,仍然可以看到挂着瓢的屋子。 3. 生不贩云壑:生来就没有去过云中的山谷。 4. 梦犹依佛香:梦中仍然闻到了佛香的味道。
【注释】 秋宇:秋天的天空。爽:晴朗。江云:江河上的云雾。蛤潮:指蚌类动物产的卵,俗称“蛤蜊子”。鱼淰:指鱼籽。吴羹:吴地的菜肴。偏多绪:偏多的愁思。农愁:农民的忧愁。曾无补天漏:无法修补天上的漏洞。急流横:急流翻卷着冲过来。 【赏析】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时诗人正谪守黄州。诗前半写秋日天气,后半写秋夜怀人,抒发了作者对故国思念及政治失意的哀伤情怀
诗句解析: 1. “春色悲人事” - 此句表达了一种因春季而引发的哀伤情绪,因为春天通常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2. “松门澹夕晖” - 这里的“松门”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而“澹夕晖”则形容晚霞的色彩柔和而平静。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景象,夕阳下的松林显得格外宁静和美丽。 3. “昔游同礼塔,今望各沾衣” - “昔游”指的是过去一起游玩的经历
【注释】: 霏霏:细雨纷飞的样子。社公:土地神。苍鸠:乌鸦。劝影:点着灯,在影里喝酒。摇情:摇动船身,乘舟泛游。句无:即“不无”。刘夜坐: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刘禹锡尝得一石砚……刘禹锡叹曰:‘是石岂独为予耶,吾无以为赠。’遂命凿其侧,而得一古镜,光可鉴须眉。”这里用“句无刘”指自己没有诗作献给诸君。薛春游:唐代诗人薛道衡《豫章行》:“城边有古柏,寒风四五阵。老死几千岁,不见当时人
【注释】 1. 春日湖上:春日,指春天;湖上:泛指湖边。 2. 闭户皆无事:闭户,闭门。皆,都。无事:没有事。 3. 贪游似不闲:贪,喜爱、留恋。似,似乎,好像。不闲:不忙乱。 4. 闺人:女子。禁树:古时宫庭里种的树叫禁树。 5. 词客:有才情的人。入空山:进入深山。 6. 湖渌(lù):水色碧绿,清澈如玉。浅深际:水的深浅程度。际:界限,范围。 7. 花催寒暖闲:花,指荷花。催:催促。寒暖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