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珽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圣人如日月,下照无党私(注释:比喻圣人的光明普照,无私无偏) - 译文:圣人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普照着大地,不偏袒任何一方。 - 分析:此句通过“太阳和月亮”的比喻,强调了圣人的公正无私,他们的光辉普照天下,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生动,能够很好地传达出圣人公正无私的品质。 2. 藏珠与韫玉,所得自华滋(注释:比喻圣人如同收藏珍珠和美玉
击蛇笏 孔明庙前柏,手版贼其枝。 枯秭无生气,众目炫一时。 何如孔公笏,铁面含霜姿。 虺蛇何足道,正气屡奸欺。 祥符庆历间,岂无纤人斯。 闻之胆为落,不在彼在兹。 圣学亿万年,圣源浩无涯。 八传得巨源,愤学求似之。 遗经与遗物,保护如婴儿。 万里去复远,见者咸赍咨。 况此一尺槐,千载孔林思。 非无原壤杖,非无少正铍。 用舍各有时,小大各有施。 畴能起段公,共赋甘棠诗。 【译文】 击蛇棍
【注释】 1. 红杏绿杨:红色的杏花和绿色的杨柳。 2. 永昼野服:长日闲适的野外服装。 3. 柴门:指简陋的农家茅舍的门户。 4. 莫道无人:不要以为没有人。 5. 知处:何处,在哪里。 6. 吟笺:写诗作诗的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郑子真的。他赞美了郑子真画中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红杏绿杨,永昼野服。”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湖光漠漠水禽飞,堤柳斜斜带夕晖。 二月江南好天气,初阳台上惬春衣。 巾子峰头舣钓船,初阳台上坐鸣弦。 出云高树明残日,过雨苍苔泣细泉。 绝欲谁能继高躅,凌云我欲学飞仙。 还家正恐乡人间,化鹤归来知几年。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湖光漠漠水禽飞:湖水辽阔无际,水鸟在飞翔。 - 堤柳斜斜带夕晖:堤边的柳树随着夕阳的斜照而显得柔和。 - 二月江南好天气:二月份的江南天气宜人。 -
李翰林墓 出城得佳山,两峰特奇诡。 一如植躬圭,一峰拱而侍。 我见犹爱之,而况谪仙子。 孤坟在其下,政尔直一死。 谪仙真仙人,出处见诸史。 岂敢傲吾君,辛苦植唐祀。 嗟予侃侃者,尘土正如此。 停车不忍发,载拜颡有泚。 仰止青山高,清风与终始。 孰谓千载人,不在天地里。 【注释】 1. 李翰林: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2. 佳山:优美的山峰。 3. 特奇诡(qí jī):特别奇异、奇特。 4.
【译文】 从前有个林处士,住在峰巅建草屋。 年年不进城,梅花开时写对联。 童鹤三几只,负郭田十亩。 弟侄朝中官,家道好时节。 人品已高尚,奉养常充然。 我为何要来?只买山钱用。 爱诗不能工,未了区中缘。 空有心一片,羡杀林处士贤。 饱看贵人面,不如饥看天。 捶床呼伯雅,且此相周旋。 有田足几时,坡翁言卓哉。 【注释】 1. 结庐邻峰巅:在山顶上建造草房。 2. 梅花有佳联:每年春天
续演雅十诗 从自然到人生,诗歌中的哲思与感悟 1. 诗句释义 - 两驼侍雪立 - 终日饥不起 - 一觉沙日黄 - 肉屏那足拟 2. 译文解读 - 两驼侍雪立:描写骆驼在雪中站立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 - 终日饥不起:描述骆驼因饥饿而无法进食,反映了生命的脆弱。 - 一觉沙日黄:形容阳光照耀下沙漠的金黄色,象征着生命短暂。 - 肉屏那足拟:通过肉屏风的比喻,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受。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题目为《题斩蛟桥》,描绘了周将军斩杀蛟龙的英勇事迹。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与译文: - 桓桓周将军,英烈照千祀。 - 桓桓:形容威武雄壮。 - 英雄(周将军):指的是古代的将领,以英勇著称。 - 英烈(英烈):指英勇无畏、忠诚于国家的人。 - 照千祀:照耀千年。 - 注释:这里强调周将军的英勇事迹能够流传千古。 - 少年知自艾,成人不惜死。 - 少年
【注释】: 八珍:《周礼》“八珍”为山珍、泽味、陆产,泛指各种山珍海味。这里泛指珍馐美味。龙凤:指珍贵的菜肴。《汉书·东方朔传》:“朔即奏之曰:‘乃者皇帝上林猎,置酒宣室之庭。’乐府食方尽,朔因曰:‘乃令尚方作画龙尾,画辟邪,画麒麟。’‘待诏李斯制宜春囿以为曲,还入未央宫。’此则所谓‘雕琢龙凤,文不异犬马矣。” 荔枝:南方特产水果。江䖴(xié):江南地区的特产,一种名菜。徒夸:徒然夸耀
续演雅十诗 滦人薪巨松,童山八百里。 世无奚超勇,惆怅渡易水。 注释与赏析: - 滦人:指滦州人,即今河北省滦州市一带的人。 - 薪巨松:砍伐巨大的松树作为燃料。 - 童山:形容山脉苍翠,如同孩童一般生机勃勃。 - 八百里:形容山脉绵延八百里之长。 - 世无奚超勇:世上没有像奚超那样勇敢的人。 - 惆怅渡易水:表达了诗人对于渡过易水时的忧愁和伤感。 - 易水:古河流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