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珽
诗句逐句释义: 1. 从军古云乐: - 注释: 古代有句话说,随军出征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 赏析: 此句反映了古代士兵对战争的乐观态度,认为战争可以带来荣誉和快乐。 2. 获罪祷应难: - 注释: 因战功获得罪责而向神灵祈祷希望减轻惩罚。 - 赏析: 这里表达了战争中的复杂心理,士兵们可能因为战功而受到质疑或指责,但同时也希望通过祈祷得到神的认可和宽恕。 3. 母望明珠复: -
【注释】 1. 四月:四月是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 2. 馀杭道:在杭州,一条叫做余杭的街道。 3. 一晴生意繁:天气晴朗,生意兴旺。 4. 朱樱青豆酒:红色的樱桃和绿色的豆子做成的酒。 5. 绿草白鹅村:绿色的草地和白色的鹅群构成了一个美丽的村庄。 6. 水满船头滑:水位上涨,船只行驶在水面上感觉非常平滑。 7. 风轻袖影翻:微风吹过,衣袖飘动,影子也随之翻飞。 8. 几家蚕事动
【注释】 ①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南面飞来峰下的一座寺庙。 ②山色晚苍苍:傍晚山色显得苍青。 ③山门下夕阳:指夕阳映照在寺庙的山门外。 ④栴(zhōu)林:檀树林。 ⑤槲叶:落叶乔木,秋季变红。 ⑥禅床:和尚打坐修行用的草垫子。 ⑦径出千峰秀:一条小径穿过山峰。 ⑧亭回一涧长:指从一座亭子旁边经过。 ⑨淹留不可及:长时间停留。 ⑩薜(biē)衣裳:薜荔,一种寄生植物,其叶有刺,可以作药用
宿上天竺 注释:- 名山倦游历, 表示对名山已经厌倦了游览的旅程。 - 挂起手中藤, 意味着把手中的藤蔓系在树上作为标记。 - 佛国三生石, 指佛教传说中的三生石,象征着前世、今世、来世。 - 天岩百岁僧, 指的是一位拥有百岁寿命的高僧。 - 定回松院磬, 描述寺庙中敲磬以提醒和尚们禅定时的声音。 - 吟苦雪龛灯, 表示在寒冷的雪地中点亮的灯光。 - 愧我心犹杂,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作者进行理解。“春日田园杂兴”是这首诗的题目,全诗共四句。“雨后散幽步,村村社鼓鸣”写诗人漫步在春光中,听到处处传来的社鼓声;“阴晴虽不定,天地自分明”写不管天气阴晴变化,但自然的景象总是清晰的;“柳处风无力,蛙时水有声”写柳枝随风飘摆,青蛙时时呱呱叫着;最后一句“几朝寒食近,吾事及躬耕”,写清明节将至,诗人想起自己的农事活动。
注释: 题洞霄宫药圃:写于洞霄宫的药园。 仙翁曾播植,琼圃尚敷荣:仙人曾经播种栽培,现在琼圃还繁花似锦。 春日祥光满,秋风瑞实成:春天的阳光照耀着药园,秋天的果实丰收在望。 黄精宜益寿,萱草足忘情:黄精适合益寿延年,萱草可以让人忘记烦恼。 候采灵芝服,还应羽翼生:等待采集灵芝服用,希望得到仙鸟的羽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七言绝句,以赞美药圃中生长的各种植物为内容
【注释】: 1. 山中怀友:怀念隐居在深山中的友人。 2. 几年音问绝:指已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朋友的音讯。 3. 此夕更关情:今夜更加思念朋友。此夕,这个夜晚。 4. 寒雨人孤坐:独自坐在寒冷的风雨中。 5. 残灯雁一声:听着雁声,感到凄凉。 6. 干戈犹故国:国家战乱未停。 7. 贫病自空城:自己因贫困和疾病而生活困苦。 8. 惟有琴堪诉:只有弹琴能够倾诉心中所感。 9. 愁深弹不成
注释: 白苎逐渐适应了环境,因此知道物候的变化。 空山在雨后,小窗前的绿荫更显得幽美。 鸟儿在春天离去时还留恋着春天的景色,人却因隐居山林而减少了许多烦闷,所以睡觉的时候也少了一些。 此时风和日丽好天气,与梅花盛开时的天气相比并不差。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用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初春的美景。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白苎”即白色的苎麻,在初春时节,由于气候渐暖,白苎渐渐适应了环境
八珍殽龙凤,此出龙凤外。 荔枝配江䖴,徒夸有风味。
门掩天香竹树丛,了无尘翳此心同。 东林社散图空在,南国山多梦不通。 白草秋闲支遁马,黄沙春断子卿鸿。 思君记得逢君处,一片归云海树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