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
诗句释义 见物便见心 解释: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即当你观察到外在事物时,你的心灵也会被唤醒。这里的“见物”指的是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而“见心”则是指心灵对这些事物的反应和感受。 无物心不现 解释: 这句话强调,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心中有所感触,这种感触就会显现出来。这反映了一种哲学思想,认为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是相互影响的。 十方通塞中 解释:
宝月 一轮明月当虚空,万国清光无障碍。 收之不聚拨不开,前之不进后不退。 彼非远兮此非近,表非外兮里非内。 同中有异异中同,问你傀儡会不会。 注释: 1. 宝月:明亮的月亮。 2. 一轮明月当虚空,万国清光无障碍:形容月亮明亮,照亮了大地,没有障碍物阻挡。 3. 收之不聚拨不开,前之不进后不退:形容月亮的光芒无法聚集,也无法推开,就像前进和后退的界限模糊不清。 4. 彼非远兮此非近
读雪窦禅师祖英集 曹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无滞碍。 近来学者不穷源,妄指蹄洼为大海。 雪窦老师达真趣,大震雷音椎法鼓。 狮王哮吼出窟来,百兽千邪皆恐惧。 或歌诗,或语句,丁宁指引迷人路。 言辞磊落义高深,击玉敲金响千古。 争奈迷人逐境留,却将言相寻名数。 真如实相本无言,无下无高无有边。 非色非空非二体,十方尘刹一轮圆。 正定何曾分语默,取不得兮舍不得。 但于诸相不留心,即是如来真轨则。
绝句六十四首 大药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亦由天。若非积行施功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一、诗句逐句释义 1. “大药修之有易难”:这里指修习大法或追求高深境界时,虽然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困难重重。 2. “也知由我亦由天”:意识到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受到天命的影响。 3. “若非积行施功德”:除非个人长期积累德行,不断施予善行,否则难以成就大事。 4. “动有群魔作障缘”:在追求过程中
【注释】: 未炼还丹须急炼,炼了还须知止足。 未炼:指修炼金丹之前。还丹:《太上感应篇》称“人能常行善事,则神仙可期;若不能者,虽得仙道,其道不成”,此句谓修炼金丹之前。急炼:迅速完成修炼。还知:犹言当知。止足:知足,即知足常乐。 持盈:谓持满不亏,引申为贪得无厌。心:心志。 若也:如果。未已:不止。 一朝:一天,一日。遭殆辱:遭受屈辱。 【赏析】: 《六一诗话》引陈师道语:“诗人用意各别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师传莫强猜。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这句诗不仅在字面上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而且在深层意义上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饶君聪慧过颜闵”:这里的“饶君”是对读者的一种谦称,表达诗人愿意分享自己的见解。而“聪慧过颜闵”则表明诗人的才华和智慧足以超越古代贤人颜回和闵子騫。 - 第二句:“不遇师传莫强猜”:这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注释: 女子穿着青衣服,郎君披着白色练布。 见到她不可使用,使用她又看不见。 恍惚中相逢,杳冥中有变化。 一刹那火苗飞起,真人自出现。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神秘的场景,女子和郎君都穿着素色的衣服,他们似乎在恍惚中相见,但又无法用言语交流。然而,在他们之间,却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悄然发生,仿佛火焰在一瞬间飞起,预示着真人的出现。这种神秘的力量,既是一种超自然的存在,也是一种象征
绝句,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形式,由四句组成,每句五言或七言。此诗出自宋朝张伯端的《绝句六十四首》,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1. 赫赤金丹一日成: - 赫赤:形容金色灿烂。这里的“赫赤”指的是金丹的颜色,非常鲜艳,如同燃烧的火焰一样。 - 金丹:道教用语,指炼制出来的丹药。 - 一日成:意味着金丹在一天之内炼制完成,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2. 古仙垂语实堪听: - 古仙垂语
祸福由来互倚伏,还如影响相随逐。 若能转此生杀机,返掌之间灾变福。 注释:祸和福都是由因果关系互相依存的,就像影子跟着形体一样,是相互影响的。如果能掌握好生死之间的变化,那么在手掌一翻之间,就能将灾难变为吉祥,将祸患化为幸福。 赏析:诗中表达了一种哲学思想,认为人生的命运是由因果循环决定的。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命运掌控的渴望
注释:修行者在世俗中混迹,却保持和光的态度,圆融则圆融,方正则方正。 显晦的规律是逆从他人难以捉摸,教导人如何见行藏? 赏析:本诗以修行者的处世之道为题,通过对比圆融与方正,表达了修行者在世俗中保持低调、谦逊,但内心却坚持原则、信仰。这种处世态度,既体现了修行者的修养,也展现了其智慧。同时,这首诗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修行者如何在世俗中保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