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
绝句六十四首 始之有作为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道,岂知有作是根基 注释: - 始之有作:指刚开始修炼的时候,人们往往追求具体的行动和成就,而难以理解深层次的真理和道理。 - 无人见:意味着这种追求可能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或理解。 - 及至无为:当达到一种高级的境界,不再执着于外在的形式和成果,而是专注于内在的修炼。 - 众始知:经过长时间的修炼,普通人也开始理解这一理念
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由四句话组成,每句五个字,共八句话。下面是对《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作原文: 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 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 2. 词语注释: - 玄牝之门:指道教中认为能孕育万物的生命之源或根本。 - 休将口鼻妄施为:不要随意地将口鼻作为施为的对象
绝句六十四首 黑中有白为丹母,雄里藏雌是圣胎。 太一在炉宜守慎,三田聚宝应三台。 【注释】 1. 黑中有白:指黑色中含有白色,象征着阴阳调和的太极。 2. 丹母:道家称炼制内丹的材料为“丹母”,这里指内丹的根本物质。 3. 雄里藏雌:比喻事物的对立统一,雄健与柔顺并存于同一事物中。 4. 太一:古代神话中的最高神,代表宇宙的本原和始源。 5. 三田:指人的精、气、神三种能量的聚集地,分别称为上
绝句六十四首(按周易六十四卦) 徒施巧伪为功力, 认取他家不死方。 壶内旋添留命酒, 鼎中收取返魂浆。 注释:白白地施展巧妙的手段,却以为是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试图获得长生不老的秘诀。在壶中添加了可以延续生命的酒,希望能以这种方式延长生命;在鼎中收取了能够使人起死回生的灵药。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炼丹术士的描绘,揭示了其追求长生不老的幻想和盲目行为。诗人通过对比手法
绝句六十四首 要知金液还丹法,须向家园下种栽。 不假吹嘘并着力,自然丹熟脱真胎。 注释:如果想要知道炼制金液还丹的方法,就要在自家的园子里进行种植。不必吹嘘和用力,只需耐心等待,待到丹成熟时自然会脱离凡胎。 赏析:这首《绝句》是李白对炼丹术的一种理解或批判。他提出,想要了解金液还丹的炼制方法,应该亲自动手,在自家的园子里进行种植。这不仅仅是对炼丹技术的学习,更是对实践的重视。他认为
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通常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否泰才交万物盈,屯蒙二卦受生成。个中得意休求象,若究群爻谩役情》的逐句释义: 1. 诗句解读:否泰才交万物盈,屯蒙二卦禀生成。此中得意休求象,若究群爻谩役情。 - 否泰才交万物盈:这里的“否”指的是事物发展到极点后的反转,而“泰”则表示事物的恢复和繁荣。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表达了一种哲理
绝句六十四首中,有一首名为《卦中设象本仪形,得象忘言意自明。后世迷徒惟泥象,却行卦气望飞升。》,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下面将对其进行逐句解释: - 第一句:“卦中设象本仪形”。这句话意味着在《易经》或其他占卜学中,所有的符号和象征都是用来表达宇宙的基本形态和原理。这里的“卦”指的就是《易经》中的六爻卦象系统。而“设象”则是指创造或设定这些符号和象征的行为
【注释】 恍惚:迷糊,不清晰;杳冥:幽深。有象:指具体事物的形态。真精:真气、真性。有无:即有无相生,相互转化。自相入:互相渗透融合。未见如何想得成:未见到事物的真实面貌,又怎么能想得到其真实面目呢?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道家思想中的“道”的问题,也就是宇宙万物生成和变化的过程。首句“恍惚之中寻有象”说的是,在恍惚之中,人们可以寻找到具体事物的形象,这是由物质世界决定的
绝句六十四首: 玄珠有象逐阳生,阳极阴消渐剥形。 十月霜飞丹始熟,恁时神鬼也须惊。 诗句注释与赏析 - 玄珠有象逐阳生:这里的“玄珠”指的是修炼中的金丹,象征着纯净和深邃。它随着阳气的增强而逐渐成长,如同有象征意义的生物(象)在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一般。 - 阳极阴消渐剥形:这里的“阳极”意味着阳气达到了顶峰,而“阴消”则表示阴性力量逐渐衰退。这种变化使得金丹的形体开始发生变化
绝句六十四首·兔鸡之月及其时 解读自然律动,洞察天地玄妙 1. 诗歌原文 兔鸡之月及其时,刑德临门药象之。 到此金砂须沐浴,若还加火必倾危。 2. 注释与赏析 - 解释“兔鸡之月及其时”: “兔鸡”代指农历的二月份,此时春意已浓,万物复苏。 “及其时”暗示在此时有重要的天象和时机即将发生。 - 解析“刑德临门药象之”: “刑德”分别指刑和德,这里指的是阴阳二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