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
绝句六十四首 天地盈虚自有时,审观消息始知机。 由来庚甲申明令,杀尽三尸道可期。 注释: (1)天地:指自然界的天地,也象征着宇宙万物。盈虚:形容天地间的变化,既有充实,也有空虚。自有时:自然有规律和节奏。审观:仔细观察。消息:阴阳变化,是古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描述。始知机:开始了解其中的奥妙。由来:自古以来。庚甲:古代计时方法,指日、月、星三者的合位,用来表示时间。申明令:明确的规定或法令
注释:这两首诗是《新唐书·艺文志》所记载的李朝威所作的《续搜神记》。 译文:两种不同的名称,却出自同样的来源,很少有人知道。这两者玄妙而深奥,是关键所在。保全生命,保全形体,明白损益,紫金丹药最灵奇。 赏析:《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朝威《续搜神记》一卷,注云:“右史李朝威撰。”李朝威为唐代小说集《太平广记》中的人物,其事迹不见于其他文献记载。此诗当是诗人在阅读李氏《续搜神记》时所作
绝句六十四首 纵识朱砂及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 大都全藉维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纵识朱砂及黑铅”: - “朱砂”通常指代硫化汞,一种常见的矿物,常用于制作红色颜料或药材。在中医中,朱砂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 “黑铅”则可能指的是天然的铅矿石,古代炼丹术中用以提炼金属和制作各种器具。 - 这句诗表明作者已经熟悉了这两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用途,暗示了他可能对炼丹有一定了解
绝句六十四首 长男乍饮西方水,少女初开北地花。若使青娥相见后,一时关锁住黄家。 译文与注释: 绝句六十四首(宋)张伯端 长男乍饮西方水,少女初开北地花。 若使青娥相见后,一时关锁住黄家。 注释: 这首诗描述了两个年轻人相遇的情景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通过“长男”和“少女”的相遇,展现了一种青春的美好和对未来的期待,而“一时关锁住黄家”则暗示了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深厚的感情关系。 赏析
【注释】 绝句:一种七言诗,简称“绝句”。 日月三旬一遇逢: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运行一周是30天,每隔15天就会相遇一次。 以时易日法神功:用时间来代替日食的方法叫做法术。 守城野战知凶吉:防守城池、野外作战都能预知凶吉(吉凶)。 增得灵砂满鼎红:增添了灵气的丹砂使鼎中的红色更加鲜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古人对天文现象的理解和运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吉祥和好运。诗中的“日月三旬一遇逢”
绝句六十四首 一阳才动作丹时,铅鼎温温照幌帷。受气之初容易识,抽添运用且防危。 注释:宋朝张伯端的绝句作品《绝句六十四首》中,有这样一句:“一阳才动作丹时,铅鼎温温照幌帷。”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天之中,当阳气初现,生机勃发之时,正是开始修炼的好时机。此时,铅鼎中的丹药如同被温暖的阳光照耀一般,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受气之初容易识”意味着在修炼的初期阶段,人体内部有一种微妙的变化,需要细心感受和把握
绝句六十四首 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 真精既返黄金室,一颗灵光永不离。 注释:要想获得长生不死的秘诀,必须凭借母性的象征(玄牝)建立根本。真气返还后,进入黄金般的仙境,一颗灵光永不分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修炼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强调了修炼的根本——母性象征(玄牝)。诗中表达了修炼者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道教思想中的一些观念
绝句六十四首 火生于木本藏锋,不会钻研莫强攻。祸发只因斯害己,要须制伏觅金翁。 注释: 1. 火生于木本藏锋:火象征着力量和变革,而木则代表生长和稳固的基础。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在追求变革时,应该注重根基和稳健。 2. 不会钻研莫强攻:深入研究学问和技艺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盲目地强行进攻,往往会失败或带来不良后果。 3. 祸发只因斯害己:由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研究,结果反而损害了自己
绝句六十四首 姹女游从自有方,前行须短退须长。 归来却入黄婆舍,嫁个金翁作老郎。 注释: 1. 姹女:指道家所说的“姹女”,是一种具有灵性和能量的生命体。 2. 游从:在这里比喻内气或能量的流动过程。 3. 自有方:暗示着这种流动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方向。 4. 前行须短后退须长:描述了内气运行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特定法则,即向前运行时要短,向后运行时要长。 5. 黄婆舍
注释:琴弦前后顺序相反,药味平平,气象全无。 采得归来炉里锻,锻造之后就像烹煮新鲜食材一般。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琴师在炼制和制作琴的过程中,经历的艰辛和付出的努力。前两句“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形象地描述了琴弦前后颠倒,药味平淡,但整个过程中,琴师却始终如一,没有一丝懈怠,这种坚持和毅力正是琴艺得以精进的重要条件。后两句“采得归来炉里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