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
绝句六十四首 金翁本是东家子,送向西邻寄体生。 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将姹女做亲情。 注释解析: 1. 金翁本是东家子,送向西邻寄体生 - 金翁:指一个名叫金的人。 - 东家:这里指的是金翁的家族或家庭。 - 西邻:指西边邻居。 - 寄体生:寄居或托身于他人家中。 2. 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将姹女作亲情。 - 认得唤来归舍养:认出并唤回(某人)回到住所进行养护。 - 配将姹女作亲情
注释:八月十五日,玩赏月亮的光辉,此时正是金精壮盛之时。如果到了一阳来复,就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赏析:此诗以咏赞中秋月色为主旨,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认识和把握。“八月十五”点明时间;“玩蟾辉”写赏月情景。“金精壮盛时”,意谓月圆之时正是一年之中最美好、最富饶的时候。“若到一阳来起复”,指太阳从冬至点(子)开始,经过一个冬季,到立春时,便又开始新的一轮运行。这里借太阳的生发、运动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赤龙黑虎各西东,四象交加戊己中。 - “赤龙黑虎”可能象征着两种不同的思想或行动方式。“各西东”表明这两种力量在空间或时间上是分离的。 - “四象”通常指代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四个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分别象征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 “戊己中”指的是天干地支的组合,戊己属于土元素,处于中心位置。 2. 译文: -
注释: 绝句六十四首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侯著于文。 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子细论。 译文: 契理合道,讲解《道德经》的真谛,不将火候之术写在文字里。 要想掌握道家口诀的精髓,必须与神仙之子深入细致地讨论
绝句六十四首 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 两兽捉来令死斗,炼成一块紫金霜。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读: 1. “西山白虎正猖狂”:描述的是西边的山中(或代表某种力量、势力的象征),一只凶猛的白虎正在肆意妄为,象征着一种强烈的、具有威胁性的力量或状态。 2. “东海青龙不可当”:东方的海中(或也代表另一种力量、势力的象征),一只威严的青龙在海面上翻涌,同样表现出强大的、难以抵挡的力量。
【解析】 1.“明”是名词作动词,意为“照亮”,此处形容月亮。2.“早有龙吟虎啸声”中“龙吟”“虎啸”均指月出,故为拟人手法。3.“便好用心修二八”中“二八”为道家术语,代表的是女子的月事,即女性的生理期,此处用其比喻炼丹的时间和地点。4.“管丹成”是说炼丹成功。5.“赏析”部分,应结合诗歌内容进行鉴赏,注意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及艺术手法等。 【答案】 绝句六十四首 月才天际半轮明,早有龙吟虎啸声
【注释】 ①“须”:必须。“分”指区分。②“饶他”:暂且饶恕他们,即暂不计较。③“主我为宾”:主,主人;宾,客人。④“家无价珍”:家中的贵重之物。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蜀中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首句“用将须分左右军”,指出战争中指挥作战必须分清主次。二句“饶他为主我为宾”,说明在战场上不能把对方当作自己人看待,应视其为敌人,这是从战略上讲的。第三句“大凡临阵休轻敌”
绝句六十四首 震龙汞自出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二物总因儿产母,五行全要入中央。 【震龙汞自出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震为东方之龙,象征木行,汞指心气;兑为西方白虎金,象征金行,铅指肾气。木生火,金生水,火生土,水生木,五行相生相克循环不息。震龙之气出自离(火),离火代表心脏之火,而此火又可以转化为木行之气,即离火生木。兑虎之气出自坎(水),坎水中的金气则转化为肾气,亦称离火生木。
绝句六十四首 华岳山头雄虎啸,扶桑海底牝龙吟。 黄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注释:华山的山顶有雄壮的老虎在咆哮,而东方的大海深处则有神秘的龙在吟唱。神仙黄婆婆懂得如何让这两种动物相互吸引,最终让他们成为了夫妻。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华山的雄虎和扶桑海的神秘龙,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中的“黄婆”象征了智慧和知识,她能够理解并引导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生物走到一起
【注释】 先且:首先。明五贼:指明五种邪恶势力。次须:其次。察地:治理国家。安民:使人民安定。战罢:打仗结束。方:才。求战:发动战争。见:显现,显示。圣君:贤明的君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看法,认为发动战争只会带来混乱和灾难,只有在和平时期才能实现国富民安。这种观点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以德治国”的理念,强调通过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来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