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万里龙庭白草秋,时时归梦旧渔舟。 - 注释:在遥远的龙庭之地(指边塞或朝廷)里,秋天的气息弥漫,白色的草原上草色如霜。我时常在梦中回到那条旧时的渔舟,那是一种对故乡的深切记忆和怀念。 - 赏析:这里描绘了边关的荒凉和作者内心的思乡之情,通过“万里”与“时时”、“龙庭”与“旧渔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2. 酌残白酒难成醉,老尽黄花无限愁。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我将逐一解读诗句的含义: 恼人捷径起终南,虚忝沙堤相国骖。 幻术莫惊殷七七,真诠谁识后三三。 家邻荆水宜裁竹,缘在香山好结庵。 斫断葛藤窠已后,闲家破具不须参。 1. 恼人捷径起终南,虚忝沙堤相国骖。 - “恼人捷径”指的是一种让人感到困扰或者不愉快的捷径方法。在这里可能是形容某种看似快速却实际上不明智的选择。 -
继介丘穆景华韵 北海慵倾北海樽,予怀为向景华伸。 注释:北海(指北海道的山名):北海道是日本的一个地名。慵倾:懒洋洋地倒出酒来。 译文:北海道懒洋洋地倒出了酒,我的心思却向往着那美丽的风景。 赏析:诗人以“北海”起兴,借酒消愁,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继介丘穆景华韵 奇才管葛堪为匹,何事唐虞不得臣。 注释:奇才:非凡的才能。 译文:管仲和诸葛亮都堪称是奇才
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兼诗人。他的诗作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深受后世赞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1. 首句:“室中忝预万松筹”,表达了诗人在众多贤士之中,自谦地认为自己只是其中之一。"万松筹"象征着高深的智慧和丰富的阅历,表明诗人虽非最高明,但亦具备相当的才智与经验。 2. 次句:“脱得中间与两头”,意味着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不局限于传统的中庸之道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用梁斗南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 丁年学道道难成,却得中原浪播名。 - 丁年学道:指在丁年的年纪学习道家的学问。 - 道难成:指学道不易成功。 - 却得:却得到了。 - 中原浪播名:在中原地区广为人知。 - 否德自惭调鼎鼐,微才不可典玑衡。 - 否德自惭:指因为道德不足而感到惭愧。 - 调鼎鼐:调制鼎和鼐,古代用来烹饪的两种青铜器。 -
【注释】 信之:作者的朋友。酬贾非熊:答诗。元韵:平声韵。 旧隐翳闾白霫南,故山佳处好停骖:旧时隐居在闾白霫的南边,故山美景令人留连忘返。 贪嗔痴者元无一,诗酒琴之乐有三:贪婪、愤怒、愚钝之人都没有,而诗、酒、琴这三种娱乐足以让人快乐。 菱芡香中横短艇,松筠声里称危庵:菱角和芡实的香气弥漫在短小的船上,松树和黄竹的声音在危高的庵堂里回荡。 有人问道来相访,一碗清茶不放参:有人问我来拜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诗的原文如下: 寄张鸣道 张君宗派自留侯,壮岁成名入士流。 一代诗声如玉振,千钧笔力挽银钩。 平山邂逅初青眼,汴水伶仃已白头。 遥想荷花好时节,故人吟倚仲宣楼。 注释与赏析: - 寄张鸣道:这是一首写给张鸣道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思念之情。 - 张君宗派自留侯:指张鸣道与汉初的名将张良(留侯)一样,有卓越的才华和军事才能。 - 壮岁成名入士流
赏析} 《再用知字韵戏景贤》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政治的深刻感悟。 诗的第一句“薄德从来总畏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德行不足的认识和反思。这里的“薄德”指的是德行浅薄,而“畏知”则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和知识的恐惧和敬畏。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诗人的自我认识,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龙冈又有和来诗”,则引入了新的元素——“和来诗”
诗句原文: 一曲悲风历指寒,昔年曾奉万松轩。 本嫌浮脆删吟抑,为爱轩昂变撞敦。 译文: 一首悲风凛冽的曲子,穿透了手指的寒冷。昔日我曾经拜在万松轩下学习。我原本嫌弃那些浮华浅薄的东西,但为了喜欢那轩昂高峻的风格,我尝试去撞击和碰撞。 注释: - 这首古诗是耶律楚材的作品。他是一位金末元初的著名文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他博学多才,对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都有涉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大意,理解每句诗的含义,然后结合全诗的主题思想,从艺术风格、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角度进行分析,注意要联系原诗的内容和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本诗为酬答之作,作者在首两句中表达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并表示要学习贾岛的诗作;接着三句又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以寄意的方式表明了自己对友人的敬意。整首诗语言简洁,含义深刻,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