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年学道道难成,却得中原浪播名。
否德自惭调鼎鼐,微才不可典玑衡。
谁知东海潜姜望,好向南阳起孔明。
收拾琴书作归计,玉泉佳处老馀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用梁斗南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 丁年学道道难成,却得中原浪播名。

  • 丁年学道:指在丁年的年纪学习道家的学问。

  • 道难成:指学道不易成功。

  • 却得:却得到了。

  • 中原浪播名:在中原地区广为人知。

  • 否德自惭调鼎鼐,微才不可典玑衡。

  • 否德自惭:指因为道德不足而感到惭愧。

  • 调鼎鼐:调制鼎和鼐,古代用来烹饪的两种青铜器。

  • 微才不可典玑衡:微薄的才能不足以掌管重要的事务。

  • 谁知东海潜姜望,好向南阳起孔明。

  • 姜望:即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

  • 潜:这里指隐居。

  • 收拾琴书作归计,玉泉佳处老馀生。

  • 收拾琴书:整理好琴和书籍,准备回家或返回家乡的计划。

  • 玉泉佳处:美丽的泉水之处,常用来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 老馀生:形容晚年生活安逸。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境遇和感慨,展现了其对人生、命运和才华的思考。诗中的“丁年学道道难成”表达了作者在年轻时学习道家学问的艰难与不易,以及由此带来的遗憾与自嘲。“却得中原浪播名”则反映了虽然未能成就高远的志向,但在中原地区仍有一定的名声。接下来的“否德自惭调鼎鼐,微才不可典玑衡”揭示了由于道德修养不足,无法担任重要职务的无奈。最后两句“谁知东海潜姜望,好向南阳起孔明”以姜望和孔明为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归隐山林的美好愿景。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