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
注释:神武有威元不杀,神武皇帝有威严,元朝不杀他。 宽仁常愧数兴戎,宽厚仁慈常常感到惭愧的是,多次发动战争。 仁绥武震诚无敌,仁爱安抚武勇震撼,诚信无人能敌。 重译来王四海同,多次翻译,使高丽国王与四海各国一样平等。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骈的作品。诗人以高丽使者的身份,向高丽国表达了自己对和平、友好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展示了唐朝的强大和开放。 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厚的情感
注释:壮年时我吟诗作赋就像巢由一样清高,晚年却能为帝王吹嘘。但到了晚年,人们还是认不出来我就是当年那个胡子飘飘的“髯公”。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高丽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当时朝政的失望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首句“壮年吟啸巢由月”,以巢父、许由自况,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次句“晚节吹嘘尧舜风”,意谓自己虽然年老力衰,但仍想辅佐君王,振兴朝廷,如同尧、舜一样有道明君。末句“两鬓苍苍尘满眼,东人犹未识髯公”
【注释】 活分:指在政治清明、政治清明的环境下,人们才能安居乐业。 垂衣端拱:古代帝王居处无事之时,可以垂衣拱手而天下治。 佳兵:指好兵,即良将。 文化优游致太平:文化修养高的人能以宽容和仁爱对待他人,能使天下太平。 蒙蒙春雨足:春雨滋润着万物,让万物生长。 荣:繁茂,兴旺。 赏析: 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赞美了政治清明的社会环境,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注释】 ①道人:道士。张道人:这里指张志和,唐代著名诗人、音乐家。②如如:即“无为”,佛教语,指一切事物都顺其自然,不做作,不勉强。③病眼生花:比喻视力不好,看东西模糊不清。④至道:最高境界的道或道理。⑤太虚:道家语,指虚无的太空。⑥添须:指增加胡须。⑦画图:图画。⑧至道绝形:至高无上的道德能超越形貌。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咏扇面的诗,借咏物以抒发自己对佛家哲学的理解与体会
过天山和上人韵二绝 其二 耶律楚材 一入空门我畅哉,浮云名利已忘怀。 无心对镜谁能识,优钵罗花火里开。 诗句原文 其一 一入空门我畅哉,浮云名利已忘怀。 心无旁骛,身在尘外,心境如空门般清净,远离了世间的纷扰与名利的羁绊。 其二 无心对镜谁能识,优钵罗花火里开。 面对镜子,却难以看清自己的真实面目,如同优钵罗花在火焰中绽放,瞬息即逝,难以捉摸。 译文注释 其一 - 注解:
注释:整个世界都昏昏然如同醉眠,可悲啊,人们不肯去拯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师父点明了新的境界和新的关捩,并教导我们,这些是外传的。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界和人们的失望之情。他看到了社会的混乱和人们的冷漠,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继续寻找解决之道。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世界的担忧和对人们的期望
【注释】 晴烟苍节:指松树枝干苍老曲折。 青:颜色。 黄华:黄色花朵。 湛然:湛湛然,形容水深而清澈的样子。 憨生:天真无邪的人、物。 【赏析】 《题昭上人松菊堂》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昭上人的松菊堂,表达了对昭上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晴烟苍节出墙青”,以“晴烟”起兴,写松树的苍翠挺拔,其枝条如烟,随风飘荡,仿佛要冲出围墙。然后笔锋一转,写“青”
【题志公图】 昔传难貌志公真,我道斯言尚未亲。 刹刹尘尘无处避,丹青也是本来人。 注释: 题志公图(诗题):描绘志公的画作。 刹刹尘尘无处避:指在世间的纷繁复杂中难以找到可以躲避的地方。 丹青也是本来人:指画作中的志公本来就是如此,无需修饰。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画的题词,通过描绘志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志公的敬仰之情。 首句“昔传难貌志公真”,诗人回忆起古人对志公的评价,认为他的容貌难以捉摸
注释: 请住东堂:请你住在我东堂。 云中豪杰构东堂:在云雾缭绕的山中,有位豪杰构筑了这座宏伟的东堂。 便请禅师蚤发装:就请你请来禅师早点动身吧。 自有东山铁馂馅:这里指自己拥有丰富的资源。 不妨拈出大家尝:不妨拿出来给大家尝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邀请朋友到他家中做客,表达自己的热情和欢迎之情。首句"请住东堂"是直接邀请对方到自己家中做客;接着两句"云中豪杰构东堂
注释:倪公本是与我一同参禅的同参,他的道行和价值在斗南之巅无人能及。他曾经游历过千里云山,那里是他旧时的游历之地,现在为什么不能拿着锡杖去西庵暂住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倪公的敬仰之情。诗中“道价峥嵘冠斗南”,赞美了倪公的高深道行和卓越成就,位居斗南之颠,无人能及;“千里云山旧游地”,则描绘出了倪公曾经游历过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他广阔的胸怀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何妨杖锡住西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