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沙井(今属河北)寄给刘子春的。诗中表达了与老友分别后,自己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祝愿。 “寄语沙城老故人,别来嬴得鬓边尘。” 意思是:寄语沙城老故人,离别以来已赢取两鬓白发。“寄语”,即托付、告诉。“沙城”指沙州,古地名,此指沙井(今属河北)。“老故人”指久别的老朋友。“别来”,自别以来。“嬴得”是“赢得”的意思,意谓因离居而赢得两鬓的华发。“赢”,使……获得
这首诗是诗人与武川严亚之的书信往来中的第五首,诗中表达了对严亚之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 误忝纶恩斗印悬,乏才羞到玉墀前。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没有才能,不敢在朝堂上争功,只能羞愧地站在玉阶之前。“误忝”是指自己没有才能,却得到了朝廷的赏识,而“斗印”则是指自己的官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谦和对国家的忠诚。 劾奸封事梦犹诤,许国忠诚老益坚。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和人韵二首》,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干戈未敛我伤神,自恨虚名误此身。 - "干戈未敛":指战争尚未结束,战乱仍在持续。 - "伤神":形容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 "自恨":自己感到遗憾或后悔。 - "虚名":没有实际成就或贡献的名声。 - "误此身":认为自己的一生被虚名所误。 2. 否德讵能师百辟,微才安可步三辰。 - "否德":不道德或不善的行为。 -
注释: 1. 今年又得亚之诗,每叹风云会遇迟。 译文: 今年我又收到了严亚之的诗作,我常常感叹我们之间的相遇和交往太迟了。 解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与严亚之再次相遇的期待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2. 拙运且淹童子役,雄才宜作帝王师。 译文: 我的运气不佳,只能被安排做一名童子役;但我有雄才大略,应该成为帝王的良师益友。 解释: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三年四度过鸡鸣,我仆徘徊马倦登。" - 注释: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三年中四次路过鸡鸣山的经历。"仆"在这里指代作者自己,而"过"则意味着经过了。 - 译文: 我多次经过鸡鸣山,每次到达时都感到疲惫不堪。 2. "寂寞柴门空有舍,萧条山寺静无僧。" - 注释: 描述的是山间的景色,门前的柴火堆显得孤独,山寺内部也显得安静,没有僧人的迹象。 - 译文:
这首诗是作者在和人韵时创作的,其中“西域诸蕃古未知”一句中,“西域”指的是古代的西域地区,即现在的新疆和中亚一带。而“诸蕃”则是指那些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古代的人们对于这些少数民族来说是陌生的,他们从未见过或听说过这些地方。 接下来的句子“来生远过禹封畿”,这里的“禹封畿”是指大禹治理过的地域,也就是中国的疆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些人的生活距离中国太遥远了
【注释】 当年西域未知名,四海无人识晋卿。扈从銮舆三万里,谟谋凤阙九重城。衣冠异域真余志,礼乐中原乃我荣。何日功成归旧隐,五湖烟浪乐馀生。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当年西域未知名,四海无人识晋卿”写诗人初到京城时的情形。当时诗人刚到京城不久,在长安没有名气。“四海无人识晋卿”,是说他虽然身居朝堂,但却被朝廷中许多人不认识。 颔联“扈从銮舆三万里,谟谋凤阙九重城”写诗人随从皇帝巡行的情景
【注释】亚之:指严子陵。平水:即平江,今江苏苏州。长卿:司马相如的字。厌世:对世事厌倦。连城:指贵重的玉器。 【赏析】此为五首中第二首。诗人与严子陵相交甚厚,所以这首诗是赠以诗友之作,故称“见寄”。第一、二句说严子陵在平江时已名闻天下,但因年纪尚轻,便慕司马相如而题桥留念。三、四句说严子陵厌恶世俗,像偃草一样;但因诗作惊人,其诗价可比连城玉璧。五六句写严子陵功名未立,不为遗憾,因为仁义之行
【注释】 谢君千里远相寻:感谢你不远万里来寻我。 倾盖交欢气义深:我们彼此倾盖相见,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笔砚生涯无异志:在笔墨纸砚的生活中,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志向。 金兰气味本同心:我们志同道合,如金兰之交。 挥毫解赋登高句:挥笔写诗时,能够写出登高临远的诗句。 缓轸能弹对竹琴:慢拉琴弦,就能弹出对竹子的曲子。 此去鳞鸿知有便:此去如果鱼雁顺风,就会知道消息。 临风无吝寄芳音:站在风中
【注释】 蜡梅二首:诗人咏物诗中对蜡梅的赞美。 越岭仙姿迥异常:越过岭,见到梅花的姿态非常奇特。 洞庭春染六铢裳:洞庭,即洞庭山(位于今湖南),春天时山上草木葱茏,如被染过一般。六铢裳,指衣裳的质地轻柔,如同六铢丝绸一样。 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形容蜡梅枝条横斜,像绿色的玉雕,显得十分瘦弱;花苞开放,像是黄金般灿烂。 反笑素英浑淡抹,却嫌红艳太浓妆:蜡梅的白色花朵与素雅的花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