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四度过鸡鸣,我仆徘徊马倦登。
寂寞柴门空有舍,萧条山寺静无僧。
残花溅泪千程别,啼鸟伤心百感生。
今古兴亡都莫问,穹庐高卧醉腾腾。
诗句释义及赏析
- “三年四度过鸡鸣,我仆徘徊马倦登。”
- 注释: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三年中四次路过鸡鸣山的经历。”仆”在这里指代作者自己,而”过”则意味着经过了。
- 译文: 我多次经过鸡鸣山,每次到达时都感到疲惫不堪。
- “寂寞柴门空有舍,萧条山寺静无僧。”
- 注释: 描述的是山间的景色,门前的柴火堆显得孤独,山寺内部也显得安静,没有僧人的迹象。
- 译文: 寂寞的柴门旁只有空荡荡的小屋,静谧的山寺里没有僧人的身影。
- “残花溅泪千程别,啼鸟伤心百感生。”
- 注释: 这里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花瓣落在路上,仿佛在为离别流泪。鸟儿的啼叫也充满了忧伤,触动了人们的种种情感。
- 译文: 沿途落下的花瓣像泪水一样洒落,鸟儿的啼叫声也让人心生哀愁。
- “今古兴亡都莫问,穹庐高卧醉腾腾。”
- 注释: 诗人表示对古今兴亡之事不再关心,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通过醉酒来忘却一切烦恼。
- 译文: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兴衰成败都不再让我关注。现在我只愿躺在毡房内,享受这份宁静和快乐,沉醉于酒中。
赏析:这首诗以诗人三次路过鸡鸣山的亲身经历作为背景,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含蓄,通过对比山村和都市的繁华景象,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喧嚣世界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