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
注释:先公公在科举考试中表现的非常磊落,我的父亲却因为走得慢而错过马。不一定要去远寻那晁董的策略,青箱子里还有可以献给皇帝的重瞳。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父亲续入对大廷的感激之情而作。首联以“先公”和“老父”分别指代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的父亲,表达了对两位父亲的敬意。颔联则通过比喻,赞美了先公在科举考试中的表现,而批评了自己父亲的迟到。颈联则表达了一种自信,即使没有去寻那晁董的策略
诗句如下: 芙蕖托藕根, 译文:荷花依靠着莲藕生长,一旦莲藕折断,荷花也随之枯萎。 注释:芙蕖,即荷花。托,依赖,依托。藕根,莲藕的根部。 雄剑出土中, 译文:宝剑在地下深处露出锋芒。 注释:雄剑,指锋利无比的宝剑。出土,从地下露出地面。 雌剑飞相随。 译文:雌剑(另一种说法是“宝剑”)随着雄剑一同飞向天空。 译文:这里指的是女子与男子一起出嫁的情景。 桐城有女姚, 译文
【注释】 三尺青萍:指剑。三尺,形容剑柄长。青萍,一种锋利而短的刀名,此处比喻剑。百炼锋:一百次的锻炼,使剑锋变得非常锋利。流年:年华。封:封印。藜床:用草茎编织而成的床。书生:读书人。跃卧龙:指刘备,字玄德,是三国时期蜀汉国的开国皇帝,被后世尊为“卧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床头剑的锋利和诗人对它的爱惜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慨
注释: 1. 苦忆京华更不禁,百壶那解一生心。 苦忆:苦苦追怀。京华:京城。不(fǒu)禁:禁不住,无法忍受。百壶:一百个酒壶,指许多的酒。那解:怎么理解?一生心:一生的情意。 2. 争夸膝下簪缨好,岂识痴翁别有襟。 争夸:争相夸耀。簪缨:古代官吏的礼帽和官服带子,代称做官或富贵。岂识:怎么会知道?痴翁:自谦之词,愚钝之辈。别有襟:另有一种襟怀。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
注释: 泪:眼泪。江东:泛指长江以南地区。别有一般时:另有一番情景。 昔诵江东咏泪诗,看来别有一般时:过去我读的是关于江南人哭泣的诗,现在看来,其中别有一种情景。 孤衾独枕斑斑处,半属吾亲半属儿:孤独一人躺在斑斑血迹斑斑的床上,一半是父亲的血,一半是儿子的血。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母亲在丈夫去世后的悲痛和无助。她回忆起过去读过的关于江南人哭泣的诗,现在发现其中的情意和自己的情境不同,感到有些惊讶
京馆登楼眺远 赏析祝允明《都市无旷壤,万室交鳞罗》 1. 诗人简介 - 祝允明生平与文学成就 - 明代诗歌流派及其影响 2. 诗词原文与翻译 - “登楼睇遥际”至“都市无旷壤”解读 - “花鸟不见妍”至“鸣轮日冲过”解析 3. 诗句注释与关键词释义 - 注释与译文对照详解 - 词汇背景和文化内涵 4. 诗作艺术特色分析 - 结构与形式之美 - 修辞与意象运用 5. 历史与文化背景 -
注释: - 至道极心性: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是内心的本性。 - 域外有真觉:在外界也有真正的知觉。 - 旷生幸闻脩:庆幸自己能够修得高深的道。 - 瞽辩岂喧较:瞎子和聋子争辩,哪里能比得上呢。 - 万变终不缪:即使经历无数的变故,也不会有错误。 - 吾自了灭乐:我自己能够超脱生死,不再追求世俗的快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述行言情诗的第四十八篇
注释:深山的坞口,高峰耸立着,处处都是那么宽阔。寻常的歌声和欢笑,也不过如此,不值得一看。城门即将关闭,却没有船可以渡江,反而嘲笑说现在想要进城是多么困难。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山中生活的诗。前两句写诗人在山中看到的景色,后两句写诗人在山中的生活感受。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丙子:指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重九:指九月九日重阳节。戏题:即游戏性地题写。 【赏析】 “行年五十壮游肠”,言自己已经五十岁了,壮游的兴致依然如旧,但已不同于少年时代了。 “几把他乡作故乡”,说自己在外做官,把客地当成了家园,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样。 “万里一身南海畔,客窗独看雨重阳”,说自己身在南海边陲的瘴疫之地,孤身一人,只有通过窗户观看着重阳雨,心中无限感慨
注释:我一生都在做闲官,在广东瘴病之地度过了四十个年头。今天,我也要在白日青天下为官,但只是闭门不出,与世无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清高和洁身自好。诗中的“瘴江”指的是广东一带的瘴气之地,象征着官场的险恶;而“班顶试鸣弦”则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困境和无奈